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星联总部高层会议室,气氛凝重而紧张。
巨大的屏幕上,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太空基地模型缓缓旋转,清晰可见科研实验区、生活区、能源模块和制造车间的分布。
项目代号“星栖”,这是星联耗费十余年筹备的、雄心勃勃的计划。
李凡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会议室中神色各异的高管们。
他缓缓开口:“诸位,‘星栖计划’的核心设施,已经完成设计,关键技术问题也逐一解决。”
“我们正一步步接近最终目标——在人类历史上,建成第一座全功能太空基地。”
“然而,现阶段有个致命问题悬在我们头顶——人。”
方东河率先发言,语气中透着兴奋:“从通信到能源,再到重力模拟,我们解决了无数难题。”
“按计划,首批设备明年可以送上轨道。”
“只要这些模块完成组装,‘星栖’的框架就基本成型。”
曲云山接话道:“没错,而且我们的新材料技术也准备好了,结构强度足以抵御现在已知的最极端太空环境。”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认同的低语,所有人都为这耗时十余年的成果而感到自豪。
然而,接下来的话题却让气氛一转。
“技术没问题,但志愿者是个大麻烦。”负责人力资源的乔鸣夏皱起眉头,摊开一份报告。
“我们在内部选拔了第一批候选人,但总数不到计划人数的30%。其中符合心理和体能双重要求的,只有15%。”
“这意味着,我们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支持初期的测试和运营。”他说完,所有人都沉默了。
“为什么不早准备?”杨庆华忍不住抱怨,“这种事不应该是几年就能规划好吗?”
“规划了!”乔鸣夏拍了一下桌子,语气有些激动。
“可问题是,太空环境不是开玩笑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能在真空、高辐射条件下长期工作的专业人员。”
“这可不是招几个程序员就能解决的事!”
“冷静。”李凡敲了敲桌子,目光如炬,“这个问题在我的预料之内。现在不是互相埋怨的时候,而是找办法。”
方东河试探性地问:“要不,我们增加内部培训?选拔再严格一点,总能多找几个合格的人。”
“内部潜力已经挖到极限了。”乔鸣夏摇头,“再严格,也挖不出多一倍的人。”
会议室里再次安静下来,李凡靠回椅背,陷入思索。
此刻,他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这不仅是星联的计划,更是人类迈向宇宙的关键一步。
而这一步,却可能因“人”的问题卡住。
窗外天色渐暗,李凡的思绪飘回多年前。
当时,他第一次提出“星栖计划”时,很多人说这是“白日梦”。
但如今,“白日梦”正在变成现实。他用十年的坚持,让技术突破成为可能。现在,他不会允许任何问题,阻挡前进的脚步。
“既然内部解决不了,我们就看外部。”李凡猛地站起身,打破沉默。
众人愣了一下,紧接着有人提出异议:“李总,从外部选人,虽然能解决人数问题,但风险很大啊。”
“毕竟我们这可是前所未有的项目,让外人参与......”
李凡微微一笑,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正因为前所未有,才需要全球的资源和智慧。”
“这不是一个国家的项目,而是全人类的未来。星联必须有这种胸怀。”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看着李凡,仿佛看到了他眼中燃烧的雄心。
会议结束后,李凡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万家灯火。
他知道,全球选拔计划,会引发更多复杂的问题,甚至可能受到阻力。
但他也清楚,这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丁玉发来的消息:“工作那么忙,记得按时吃饭。”
李凡盯着这条消息,眼中浮现出一丝笑意。
他回了一个“谢谢”后,又陷入了沉思。
亚洲联盟,或许真的是一个值得利用的桥梁。
窗外的星空明亮而遥远,仿佛在呼唤着人类的脚步。
李凡握紧拳头,低声自语:“星栖计划,不会停下。我会让全世界都为它努力。”
深夜,星联总部的灯光依旧明亮,但李凡已经回到家。
他刚推开门,就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饭菜香味。
一天的疲惫,似乎瞬间被冲淡了几分。
晚餐时,丁玉细心地给李凡夹了一块红烧肉,轻声问道:“怎么了?平时你这人遇事不都是一往无前吗?今天看着有点不对劲啊。”
李凡看着丁玉,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星栖计划’的初期测试,需要一批能胜任太空环境的人。”
“我们内部选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