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芯潮破浪(12.8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李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星思”和“星瞳”更快的推向全球。
    “产品再好,得先有人用。我们自己不用,别人怎么信?”李凡坐在总部会议室的主位,指着白板上的“推广策略”大纲说道。
    “所以,这两款芯片的第一批用户,就是我们自己。”他环视四周,目光坚定,“让星联的每个核心业务,都用上这些芯片,跑出最好的数据给市场看。”
    三个月后,星联内部传回的测试数据,让团队彻底松了一口气。
    “芯片效果确实强。”苏雅馨在汇报时说道,“我们内部系统的效率提升了30%-50%,而且功耗降低了不少。”
    “如果星联内部都认定它好用,那接下来就是让市场信服了。”李凡嘴角微扬,显然对接下来的推广充满信心。
    芯片的商业化,需要找到真正有需求的用户,而AI的“超级玩家”们自然成了首批目标客户。
    “李总,您觉得这次能签下他们吗?”苏雅馨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我们不只是要签下他们。”李凡笑着回答,“我们要让他们成为星联芯片的代言人。”
    李凡亲自带队拜访了一家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公司。这家公司每天需要处理海量的AI训练和推理任务,对算力的需求堪称“无底洞”。
    会议中,李凡做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技术展示:“这是我们的‘星思’和‘星瞳’,也就是NPU和DPU芯片,性能是现有主流GPU的两倍,功耗却减少了一半。”
    “如果贵公司用上我们的芯片,AI训练成本每年能节省30%以上,推理速度还会提升50%。这不是空话,是数据。”
    对方的CTO显然被这些数字吸引了,但还是提出疑问:“性能看起来不错,但我们更担心稳定性和兼容性。”
    “您可以试用。”李凡胸有成竹,“我们提供免费的开发工具链,兼容主流AI框架,而且技术团队随时待命。如果有任何问题,我们帮您解决,直到满意为止。”
    三周后,这家公司宣布与星联签订长期采购协议,首批订单覆盖了近百个数据中心。
    “李总,这笔订单可是个大新闻。”曲云山笑着说道,“有了他们的背书,行业里谁还敢质疑我们?”
    “背书只是开始。”李凡轻描淡写,“接下来,我们要让这场风暴席卷全球。”
    星联的AI芯片并未止步于大型云计算公司,而是迅速向更多行业拓展。
    智能制造:一家汽车工厂引入了NPU,用于优化生产线上的视觉检测系统。“星思”帮助工厂实现了对零部件的实时检测,不仅提高了精度,还将缺陷率降低了15%。
    金融行业:多家银行采用DPU芯片,用于信用风险分析和实时交易监控。AI模型的训练时间缩短到过去的一半,风险预测的准确率显著提升。
    智能家居:NPU的低功耗优势,让它成功打入消费电子领域,成为智能音箱、家庭机器人等设备的核心组件。
    “现在的智能音箱反应速度更快了,也更聪明了。”用户在产品评测中如此写道。
    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让星联的芯片生产线几乎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为了满足订单,星联迅速扩建了两家生产基地,并与多家代工厂达成合作。
    芯片的成功,不仅让星联在国内大放异彩,也吸引了国际市场的目光。
    在一次国际科技峰会上,星联的“星思(StarMind)”和“星瞳(StarInsight)”成为讨论的焦点。
    美国一家芯片巨头的CEO甚至公开表示:“星联的AI专用芯片,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他们的技术思路非常独特,尤其是在能效比上,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然而,国际市场的认可,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几家欧美芯片公司,开始推出类似产品,试图在性能上追赶星联。
    “李总,竞争对手的模仿速度很快。”苏雅馨拿着一份行业报告说道,“他们的产品性能虽然还达不到我们的水平,但宣传力度很大,已经引起了一些客户的兴趣。”
    “模仿是最好的夸奖。”李凡轻轻一笑,“我们领先他们两年以上,根本不用怕。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得继续把产品做好,拉开差距。”
    星联的芯片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财经杂志:星联的“星思”和“星瞳”重新定义了AI计算力的标准,标志着东大企业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崛起。
    科技周刊:星联用实际行动证明,AI硬件市场不仅属于欧美,东大企业也可以走在前列。
    行业分析师评论:星联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战略,迅速占领了AI芯片市场的高地。他们的成功,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一天晚上,李凡站在星联总部的露台上,眺望着深市的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