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个想法。
李凡当即拍板:“这个提议很好。云服务的需求,在未来只会越来越大,与其卖芯片,不如直接把算力服务打包提供给客户。”
很快,“星联云计算”联合“星联半导体”、“星联智能”(都是“星联信息”的子公司),推出了全新的云计算服务,客户只需要上传数据,就能在云端完成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任务。
基于星联芯片的高效性能,这项服务的价格,比传统云服务低30%,速度却快了至少一倍。
“我们的云服务,不仅适合企业客户,也可以为初创企业提供支持。”张启明在发布会上说道。
“无论是医疗AI初创公司,还是独立开发者,都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享受高性能的计算力。”
这一策略,成功吸引了大批客户,星联的云计算平台,很快成为市场的热门选择。
在芯片生态中,硬件厂商的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李凡亲自带队,与多家消费电子和智能设备厂商展开合作。
“一款芯片如果只能用在实验室,那它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李凡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我们的芯片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智能家居、智能终端的核心。”
与多家智能家居公司合作后,星联的【星思】被嵌入到了智能音箱、家庭机器人等设备中。低功耗的特性,让这些设备在电池续航上有了质的提升。
“这款智能音箱,在连续工作12小时后,电量竟然还剩一半!”一位评测博主在视频中惊叹道,“星联的芯片,完全改变了我对智能设备的认知。”
在生态建设中,李凡特别重视与AI初创企业的合作。
他提出了一个名为“星联创新加速计划”的扶持项目,为初创企业提供免费的芯片和技术支持。
“这些初创企业,是生态的创新源泉。”李凡解释道,“他们能在我们芯片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各样的AI应用,进一步丰富整个产业链的生态。”
一位参与扶持计划的初创企业创始人,在采访中说道:“星联不仅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还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成本。这种合作模式,让我们有更多精力去专注于创新。”
通过与初创企业的合作,星联芯片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态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短短一年内,围绕【星思】和【星瞳】的产业链生态逐步成型:
技术工具链:让开发者可以快速上手,降低了技术门槛。
云服务:提供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AI计算服务,吸引了广泛的企业用户。
硬件合作:与消费电子厂商深度合作,将芯片嵌入到智能终端设备中。
初创扶持:通过支持AI初创企业,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
李凡在一次年度总结会上说道:“生态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资源和耐心。”
“我们的目标,是让星联芯片成为AI产业的基础设施,成为所有人都愿意依赖的选择。”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光芒:“一个真正强大的企业,不仅要为自己铺路,还要为行业搭建桥梁。”
“星联的未来,不只是芯片,而是让每一个开发者、每一家企业,都能因为我们的技术变得更好。”
星联芯片生态的迅速成型,不仅带来了市场上的连连捷报,也让团队逐渐感受到全球竞争的压力和挑战。
对于李凡来说,【星思】和【星瞳】的成功只是序曲,真正的变革还在后方。
“李总,您看这个。”苏雅馨敲开李凡办公室的门,把一份刚刚打印好的行业分析报告递给他。
李凡接过文件,翻阅几页,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看来我们的动静不小啊。”
报告中清晰地列出了全球范围内的芯片市场反应。
几家老牌芯片巨头,已经加快了AI专用芯片的研发进程,其中一家甚至宣布将在半年内推出一款与【星思】直接竞争的产品。
“他们的动作的确很快。”曲云山在会议上评价道,“看起来,星联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比我们预想得还要大。”
“压力说明我们走对了。”李凡合上文件,语气平静,“但别忘了,他们的底子比我们厚,资源也更充足。接下来,我们的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松懈。”
“那下一步该怎么走?”苏雅馨问道,“现在芯片的市场反馈很好,生态也在稳步扩展,但竞争者显然已经盯上了我们。”
“既然他们要跑得快,那我们就跑得更远。”李凡敲了敲桌面,“【星思】和【星瞳】只是起点。我们的目标,不只是做一款芯片,而是要改变AI计算的游戏规则。”
会议室里,李凡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边缘计算”、“低功耗”、“智能生态”。
“芯片的核心竞争力,永远不是一代产品的性能,而是下一代产品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