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量子点光(13.8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风起云涌破天关,量子点光照未来。
    技术登顶何惧阻,光电飞扬动四天。
    星联一举震全球,芯片辉煌照九天。
    智能驱动未来路,从此科技展宏篇。
    -----------------
    星联半导体的技术大楼里,弥漫着一股不明所以的气氛。
    几个月的攻坚克难,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技术突破而欢欣鼓舞,但这种喜悦背后,依然藏着无数挑战和焦虑。
    毕竟,量子点半导体材料(QD-LED、QD-FET)这一领域,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复杂得令人发指。
    李凡站在半导体实验室的门口,推开那扇玻璃门时,几乎能感觉到一股紧张的气流扑面而来。
    实验室里,团队的成员们正忙得不可开交,资料和实验数据堆积如山,空气中充斥着电路板和化学试剂的味道,仿佛一切都在等待着最终的“破局时刻”。
    “李凡,您来了!”刘瑞峰立即从实验台旁站起来,露出一脸焦虑又带些许期待的表情。
    “终于有新进展了吗?我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死磕了一个星期。”
    李凡微微一笑,眼睛却在快速扫视每个角落,仿佛要确认每一个细节。
    “你们都加班这么久,成果有点难产吗?”
    “难产?”刘瑞峰干笑一声,“这还不算,算是过了孕期了,都快能出新生儿了。”
    他指了指实验台上堆放的几块光电材料,“这是我们在量子点稳定性上的最新突破,可是,你知道的,量子效应的控制,一直是硬骨头。”
    李凡走近实验台,拿起一块量子点材料,目光微微凝聚。
    原本深深的忧虑感,在他心中一点点消散。
    “你们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挑战是有的,但成功的机会也近在眼前。只要能突破材料合成与控制、量子效应的稳定性这些关键点,就可以一飞冲天了。”
    刘瑞峰看着李凡那自信的模样,脸上有些许的放松,但又忍不住问:“可是,李总,这个突破真的能顺利完成吗?”
    “这个领域,前人没有留下多少可参考的经验,大家基本上都在黑暗中摸索。”
    “即使是这些前期成果,也不过是拼尽全力才达到的临界值。后面的工作要是出一点差错......”
    李凡笑了笑,拍拍刘瑞峰的肩膀:“放心,谁能完成的事情,咱们就一定能做到。难度再大,也比我们刚开始做半导体时强多了,不是吗?”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你们可知道,当时我们决定做半导体的时候,有多少人看不懂我们的未来?你们有胆量接受挑战,不就是在延续这份探索的精神吗?”
    “李总说得对!”刘瑞峰眼睛一亮,心中升起了无比坚定的信念。“好!那就继续拼!”
    此时,实验室的另一角,方东河也正忙碌着。
    他早就习惯了李凡的这种“指引式”鼓舞,但他更懂得李凡背后的决策力。
    “李总,不光是量子点,集成技术的优化也是另一个攻克点。你看这个......我调过的方案,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电子迁移率了,但要稳定下来,控制难度极大。”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图纸,语气中透露着几分担忧。
    李凡走过去,扫视了一眼图纸,沉吟片刻。
    “这个问题,我早有想法。集成技术的优化,关键在于电子迁移率与光电性能的双重提升,你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但有些环节,依旧偏向了传统的思维方式。”
    “您的意思是?”
    “你们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李凡抬起头,眼神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如果能把材料的表面修饰和集成设计有机结合,创造一个新型的‘量子调控架构’,就能在电子迁移率上获得突破,而光电性能,则通过新的光学纳米结构加以优化。”
    “结合表面修饰?量子调控架构?”方东河皱起了眉头,“这个方案难度很大,您确定?”
    李凡笑了:“我觉得你们已经走得很远了,接下来就看谁能再走得更远一点。”
    方东河轻轻点了点头,回去继续调整方案。
    这种“李凡式”的思维,总是能够带来一些出乎意料的启发,团队成员们也早已习惯了他的那种“看待问题的角度”,因为这总是能带来新的突破。
    尽管这种想法,有时候看起来十分大胆,甚至不拘一格。
    这时,另一位团队成员张琳,端着一杯咖啡走了过来,神情严肃。
    “李总,刚才有个消息,国内其他几家半导体公司,已经开始在我们这项技术上发力了,尤其是东南方面的企业,已经在模拟我们的量子点材料的光电性能提升。”
    李凡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静静看着张琳:“我们永远不怕竞争对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