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多个国家,你硬是把大半都拉上了船。”
李凡接过水,目光依然盯着屏幕:“只是开始。还有些国家‘调皮’得很。”
“他们会来的。”曲云山笑了笑,“你已经把局面铺开了,接下来只要我们的第一批成果出来,他们自然就跟上了。”
李凡点点头,嘴角浮现一抹笑容,眼神却依然冷静:“对手不会坐以待毙。这场棋局,才刚刚开始。”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映在他的脸上,映出了一片光与影的交织。
清晨,阳光洒在东南亚某国的科技园区,园内一片忙碌景象。
星联的调研团队,正在园区的联合实验室里,与当地企业的工程师们讨论技术合作细节。
一台刚组装完成的农业无人机被调试飞行,引起了一阵掌声。
“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引入本地农业,我们的产量至少提升30%!”一名工程师兴奋地说道,脸上的笑容抑制不住。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能自主改良,让这些设备更适应我们的本地环境。”
调研团队负责人点头微笑:“这正是协议的核心精神。技术共享不是单向输送,而是为每个国家,创造属于自己的创新能力。”
几位当地企业家在一旁认真聆听,纷纷提出合作意向。
与此同时,李凡正在首长,进行一场闭门会议。
首长的办公室陈设简单,但气氛热烈。
“李先生,你的协议对我们非常重要。”首长一边翻看协议草案,一边开口,“但我还是担心,这种技术共享,会不会让我们在未来过于依赖星联?”
李凡微微一笑,语气淡然却带着笃定:“首长先生,依赖是短期现象,而长期的目标,是让你们成为创新主体。”
“这份协议中,星联提供的是基础技术,而专利权归属的规则设计,正是为了让你们走出自己的创新路径。”
“而且,”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首长,“未来的市场竞争,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而是生态与生态的对抗。”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亚洲联盟,而不是一个技术孤岛。”
首长深思片刻,放下手中的文件,露出了一丝笑意:“我明白了。这不仅是技术合作,也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共同体计划。”
星联团队的努力很快见到了成效。一周内,东南亚多个国家,纷纷表达了加入协议的强烈意愿。
南亚某国的能源部长,甚至亲自飞往深市,与星联高层讨论,如何通过协议解决国内电力短缺的问题。
在星联总部的会议室里,这些新加入国家的代表与团队成员频繁互动,交流各自的技术需求和改良方向。
“星联的协议,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机会。”一位南亚国家的技术顾问感叹。
“过去,我们总是被迫购买昂贵的进口设备,却没有能力改造。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自己掌握主动权了。”
但协议的成功,并非一片坦途。
在大洋彼岸,新大西洋联盟的核心会议室内,一场争论正在激烈进行。
“星联的协议,是对我们科技优势的直接威胁!”一名欧洲代表愤怒地拍着桌子,“他们通过技术共享拉拢了大量国家,这些国家未来会直接跳过我们的产品。”
“但我们不能仓促应对。”美国代表语气冷静,却带着几分焦虑,“星联的技术共享是双刃剑。”
“如果我们试图封锁技术,只会让这些国家更加团结在星联周围。”
“那我们就利用舆论。”欧洲代表冷笑一声,“散布消息,质疑星联的技术共享是否真正公平,挑拨联盟内部关系。”
“同时,加强我们的技术封锁,确保核心领域他们永远跟不上。”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
尽管代表们达成了短期共识,但他们心里清楚,亚洲联盟的持续崛起,已经成为难以阻挡的趋势。
星联总部的办公室里,李凡站在巨大的电子地图前,观察着亚洲联盟的成员国分布。
他手中拿着一份简报,上面详细列出了新大西洋联盟的动向。
“他们不会坐以待毙。”李凡的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锐利,“舆论战、技术封锁,这些手段他们已经用惯了。”
曲云山坐在一旁,喝了一口咖啡:“那咱们怎么应对?总不能每次都被动挨打吧。”
李凡笑了笑:“当然不是。这次,我们先发制人。”
他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关键国家:“第一步,加快协议的实施速度,让加入的国家尽快看到成效。”
“第二步,在国际媒体上,主动曝光美欧的技术封锁计划,让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像是在恐慌。”
“最后一步。”李凡的眼神变得凌厉,“通过技术共享,我们会让这些国家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壁垒。”
“到那时,新大西洋联盟再想动他们,代价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