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新型材料(13.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联材料的技术团队也在迅速推进实验。我们会尽全力把这些新型材料的产业化问题提前解决。”
    “好。”李凡点了点头,“在材料方面,杨总会主导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和III-V族半导体等材料的研究。但你们也清楚,光有技术突破还不够,我们还得保证材料的可规模化生产。”
    这时,叶炎坤从座位上站起身,拿起手中的资料,言简意赅地补充道:“李总,材料的研发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下一步关键是解决产业化问题。”
    “我们必须确保这些材料不仅在实验室能达到理想的性能指标,而且在大规模生产时,能够稳定且高效地运行。”
    李凡微微一笑,转头看向汪怀君,“我希望汪总能够带领星联半导体在这方面提供支持。”
    “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单纯依赖硅材料的成熟生产工艺,现在是时候进行一场革命,完全颠覆半导体行业的格局。”
    汪怀君嘴角上扬,“李总的信任,正是我们团队不断前行的动力。我们会在生产工艺上给予材料团队足够的反馈,确保它们能顺利进入量产阶段。”
    接下来的讨论,逐渐转向了更加细化的问题。
    星联半导体与星联材料的合作,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研发层面。
    两家公司必须紧密协作,确保从最初的材料设计,到最终的量产工艺能够顺畅对接,避免中途出现断层。
    “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材料的可加工性。”汪怀君突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迁移率确实很高,但它们的稳定性和与现有生产设备的兼容性,仍然是一个难题。”
    杨宁远点点头,“是的,尤其是像石墨烯和过渡金属硫化物这样的二维材料,它们的结构相对复杂,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缺陷。”
    “我们必须确保这些材料,能在现有的晶圆制造工艺上顺利加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
    “那么,工艺改进问题就交给我们半导体团队。”汪怀君眼中闪过一丝决心,“我们会从目前的生产线中,挑选合适的设备,进行针对性升级和优化。确保材料在产线上不受制约。”
    方东河此时插话道:“这个过程的关键,是在尽量减少成本的前提下,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良率。”
    “毕竟,最终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突破,还取决于能否降低生产成本,使其具备商业化的可行性。”
    “正是如此。”汪怀君点头,“目前,我们在硅基半导体的生产上,已经拥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关键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将新型材料的生产过程与现有的生产线无缝对接。”
    “你们两家合作的进展,关乎着整个10纳米计划的成败。”李凡轻轻一笑,拍了拍手,“但大家要清楚,最终能否取得突破,取决于我们对细节的掌控。”
    叶炎坤低头思索,突然抬起头,提起一个细节:“汪总,关于新型材料的生产工艺,有没有可能,结合现有的纳米级工艺来进行改造?”
    “我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某些纳米级工艺与石墨烯的兼容性相当好,虽然它的成本比较高,但如果能解决材料缺陷问题,完全可以提高生产良率。”
    汪怀君眉头一挑,陷入沉思:“纳米级工艺?这倒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向。我会让我们的工程团队进行评估,看看是否可以通过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这时,杨宁远补充道:“另外,关于III-V族半导体材料的生产,我们需要在高温和高频条件下测试它们的性能。现有的生产设备,能否满足这些需求?”
    “这个问题我来处理。”汪怀君答得干脆,“III-V族半导体在这些方面的应用,早在之前就有所研究,我们已经在设备改造上做了一些预案,能够满足高频和高温的要求。”
    “好。”李凡点了点头,“那就按计划推进,确保新型材料能在不久的将来投入生产。”
    会议气氛逐渐缓和,但每个人的脸上都能看到那种对未来的渴望和紧迫感。
    虽然前方充满挑战,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快完成10纳米技术的突破,让星联站在半导体行业的最前沿。
    随着会议的结束,大家纷纷站起身。
    李凡特意走到杨宁远和汪怀君面前,轻声说:“你们俩,接下来要好好配合。我相信,星联能够在未来的半导体技术中占据领导地位,但这需要你们两方的力量共同推动。”
    汪怀君微笑着答道:“李总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我会让团队充分调动资源,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杨宁远的眼中闪烁着决心,“材料与生产,必定能形成强有力的合力,推动这场技术革命。”
    李凡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会议室。走出门外,站在阳光下,他不禁微微一笑,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激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