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国际舞台(4.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星联·星庭(深市全球总部),高层会议室中,气氛却显得格外淡然。
    “李总,这篇文章的风向,明显已经从评价,转向了一种默认的认可。”杨庆华将打印好的《经济学人》文章递给李凡,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全球主流媒体,基本都在同一时间承认了一件事——星联已经是全球新秩序的制定者之一,而非仅仅是一个行业领军者。”
    李凡接过文章,淡淡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他们终于说出了实话。”
    曲云山抬起头,开了句玩笑:“李总,您可是太淡定了,这可是实打实的全球级好评啊!”
    “这次之后,那些观望的企业,估计要排队等着加入联盟了。”
    李凡轻轻放下文章,语气平静却透着不可置疑的自信:“这并不意外。星联做的每一步,都是在定义规则。”
    “他们今天说我们是’全球新一极’,其实不过是对现实的滞后反应。”
    “我们不是新一极,而是核心。”
    他话锋一转,看向周汉祥:“不过,这种风向对我们来说,是机会也是提醒。”
    “现在全球对我们的关注度越高,就越要把联盟的机制做得更紧密、更强大。”
    “我们不是要维护联盟的存在,而是要让每个加入联盟的成员,都离不开我们。”
    与此同时,这篇报道在全球政商圈,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震动。
    一些国家,开始将星联视为经济合作的首要目标,而不少传统科技巨头,则在内部高层会议中,更加频繁的提及“如何应对星联的主导地位”。
    硅谷某大型科技企业的CEO,在闭门会议中低声感叹:“星联已经不仅是商业巨头,更是全球经济的控制台。”
    “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联盟计划,已经构建出了一张无形的网,而我们,只能在这张网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而在欧洲的一场经济论坛上,一位学者直言不讳:“星联的崛起,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他们通过技术、资本和政策的深度整合,已经从一个企业,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体。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定位。”
    而星联内部的员工,也感受到了外界带来的种种变化。
    在公司内部论坛“星联心声”上,讨论声异常热烈。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让我热血沸腾!我们星联不止是全球第一的企业,现在连经济学界,都开始说我们是全球经济的’操作系统’了。”
    “哈哈,‘操作系统’这个词太到位了!现在的商业世界,离开了星联,估计都不知道该怎么运行。”
    “还是那句话,我们星联牛就牛在,不只是产品强,连规则都是我们定的!”
    论坛里热闹非凡,员工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
    而此时的李凡,坐在宽敞的办公室中,正专注地审阅下一步联盟计划的细化方案。
    随着《经济学人》的报道,联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已然达到了新的高度,而李凡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李总,”杨庆华敲门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数据分析。
    “《经济学人》的报道发布后,我们收到了至少15家顶尖企业的联盟申请,还有7个国家主动联系,希望能通过产业联盟加强与星联的合作。”
    李凡合上文件,目光平静而坚定:“很好。但我们要筛选。”
    “这些企业和国家,只能成为联盟的一部分,而不是星联的负担。”
    “我们的规则,不是用来迁就别人的,而是让别人适应我们的。”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有力:“记住,星联要做的,不是全球经济的追随者,而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掌控者。”
    ”这是一场刚刚开始的局,我们只管布局,剩下的,时间会证明一切。“
    随着全球舆论和联盟计划的进一步推进,星联的布局正在变得更加深远。
    而李凡的目光,早已越过了眼前的风浪,投向了更为宏大的未来。
    而就在《经济学人》所带来的热潮逐渐散去的时候,时间也悄然来到了二零二零年底。
    此时深市的冬天,依旧温暖如春,但在街头巷尾间,已经开始弥漫着淡淡的年味。
    然而,这座城市的气质,却早已不再是几十年前的“追赶者”。
    在星联的推动下,这里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与创新中心,处处洋溢着一种“世界标杆”的自信。
    就在大家沉浸在各自的喜悦氛围时,在星联总部,也正在召开年底的最后一场会议。
    李凡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日夜不息的城市。
    窗外,鳞次栉比的高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远处的深南大道车水马龙,而更远处的前海湾,几艘货轮正缓缓靠岸,将来自全球的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