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非洲医联(14.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总,您说得对。”方东河也开始深入思考,“我们目前培养的医生和护士,很多都来自南非和博茨瓦纳这些大城市。”
    “可是,偏远地区的医疗人才匮乏,想要依靠外部人员的持续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李凡点了点头,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没错。所以我们要启动一项本地化人才培训计划,把医疗服务的责任交给当地人,而不是依赖外部资源。”
    会议室里,曲云山突然开口:“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和当地大学以及一些培训机构合作,设立医疗学科专业,定期选拔有潜力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医学教育,并与他们签订一定期限的合作协议。”
    “这样既能为当地培养医疗人才,又能保证他们在项目推进中的稳定性。”
    “这个思路不错。”李凡微微一笑,“不过,短期内培养一批足够的医生和护士,显然是个庞大的工程。我们需要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周汉祥也跟着补充道:“短期内,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的医护人员来填补空缺,并加强现有医护人员的培训,迅速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而长期来看,则要依赖本地化的培训体系,打造自己的医疗人才库。”
    李凡点了点头:“我们既要通过短期的外派支援,也要鼓励本地医护人员留在乡村和小城镇工作,形成良性的循环。”
    接下来的几个月,星联医疗与非洲本地的高等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展开了深入合作。
    李凡将自己的理念付诸实践:不仅仅是提供资金和设备,更要带去知识和技术。
    通过与南非、博茨瓦纳、肯尼亚等国的合作,星联医疗设立了多个医学研究与培训中心。
    在这些中心,星联医疗的资深医生、技术专家与当地的医学教授共同开设课程,教授现代医学技术、临床实践和管理经验。
    与此同时,星联医疗还提供奖学金计划,鼓励当地年轻人报考医学专业,并承诺在完成学业后为他们提供在医院和诊所的工作机会。
    李凡深知,这项计划的成效,很大概率不会立竿见影,但他相信,长期来看,这将为非洲培养出一大批医疗精英,为非洲的医疗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在博茨瓦纳的一个培训基地,李凡亲自参与了第一期医疗人才培训课程的启动仪式。
    当天,来自博茨瓦纳全国各地的50名医学生和年轻护士齐聚一堂,期待着这一课程为他们带来的新机遇。
    李凡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清晰的声音在整个会议厅回荡:“各位同学,欢迎你们来到星联医疗的培训课程。”
    “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教授医学知识,更希望你们能够理解,作为一名医生或者护士,你们肩负的责任远远超过治疗疾病本身。”
    “你们的任务,是为非洲人民带去健康与希望。”
    李凡的演讲,深入人心,尤其是他提出的“医生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这一理念,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深受触动。
    培训班的第二天,星联医疗的资深医疗专家们开始进入课堂,讲解最新的诊疗技术与设备使用方法。
    在李凡的带领下,这些专家们不仅是技术的传递者,更是非洲医疗教育体系的建设者。
    “李总,我们的计划进展非常顺利。”方东河收到了一份来自南非的汇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南非的第一批医生和护士培训计划,已经圆满完成,很多学员表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医学革新。”
    “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李凡淡淡一笑,语气中透着一丝自豪,“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接下来,要通过实际的医疗工作,来锻炼这些学员的能力,让他们真正能够在医院和诊所中独当一面。”
    在非洲医疗人才培训的同时,李凡还制定了一项激励措施——为优秀的学员,提供到星联医疗总部和海外医院进修的机会。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提高本地医疗人才的素质,又能增强他们对星联医疗的忠诚度。
    “李总,您真是高瞻远瞩。”曲云山笑道,“通过这种进修机会,能够让这些学员接触到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能将这些经验带回非洲,进一步提升我们在非洲医疗领域的影响力。”
    “嗯,除了技术培训,我们还要加强对当地医院管理的培训,特别是基层医院的运营管理。”李凡语气坚定。
    “很多时候,设备的先进性固然重要,但医院的管理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让这些本地医护人员不仅学会看病,更要学会管理医院。”
    “我明白了,李总。”方东河应道,“我们不仅是培养医生和护士,更是培养医院的管理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星联医疗的本地化人才培训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越来越多的本地医生和护士,加入到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