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静静地注视着屏幕。
“这些人,显然更关注自己的位置,而不是任务本身。”李凡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一丝失望。
而星联内部的几个候选人,也并非完全让人满意。
屏幕上的数据显示,有两名年轻高管,在资源分配环节表现出明显的经验不足,导致团队协作效率大幅下降。
“年轻人确实需要更多的锻炼。”一位评审团成员试图安慰李凡,“经验不足可以培养,只要理念正确,他们会成长起来的。”
“理念正确......”李凡喃喃重复着这句话,眉宇间的深思更加明显。
他的目光转向窗外,脑海中浮现出星联初创时的画面。
那是1990年的一个凌晨,李凡和第一批团队成员,还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讨论公司定位。
桌上的资料堆积如山,只有一盏旧台灯照亮了整个房间。
“我们做技术,不是为了抢什么市场第一。”当年的李凡眼神锐利,声音却透着平静的坚定,“是为了让科技,真正改变人的生活。”
他的团队成员们互相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那时,他们没有资源,没有权力,只有对技术的热爱和一腔孤勇。
回忆的画面戛然而止,李凡的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上。
现实与记忆的对比,让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星联今天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他低声说道,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站在旁边的评审团顾问倾诉。
“大到不仅吸引了那些想推动技术的人,也吸引了那些只想分蛋糕的人。”
顾问沉默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问:“那您对刘临君怎么看?”
李凡的表情,终于缓和了一些,嘴角带着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他很不错,至少目前为止,他的每一步都踩得很稳。
技术有深度,视野也足够开阔。他或许没有我的狂热,但有我当年缺少的冷静。”
“不过......”他的声音停顿了一下,语气陡然一转。
“星联需要的,不只是一个冷静的执行者,还需要一个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人。这个‘正确’,往往不只是理性,还关乎内心的信仰。”
会议结束后,评审团开始整理最终报告,李凡独自回到了他的办公室。
他站在落地窗前,远眺着城市的夜景。
深蓝的天幕下,星光点点,像极了星联初创时的那些不眠之夜。
“星联可以有很多种未来。”他喃喃自语,眼神深邃而复杂,“但它的核心,永远不能被贪婪所污染。”
他缓缓转身,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一份文件上。
那是星联接班人计划的最终名单。
“或许,该再筛选一次了。”他的声音低沉却坚定,“真正的接班人,不只是为了星联的延续,而是为了它的初心。”
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影渐渐淡去。
而在李凡的心中,已经默默勾勒出一个更加严格的选拔方案。
这场竞争,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