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傅青隐刚进门,就听到金豹豹的笑声,目光一转,看到跟在黑白后面的余笙笙。
他神色不改,却不自觉眉眼间的冷厉退去不少。
“指挥使,”余笙笙福福身。
傅青隐略颔首,声音淡淡:“有事?”
余笙笙还未回答,黑白上前来:“是我邀请郡主来的,巧了不是,郡主正好在荣……程家门口看热闹。”
“好看吗?”傅青隐问。
余笙笙一怔,随即明白过来:“……好看。”
傅青隐嘴角微勾:“不止。”
他说罢往里走,声音落在身后:“过来。”
余......
###风波再起
国公府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苏婉儿始终保持着冷静与警觉。她明白,权贵之间的斗争不会因为一次胜利而停止。果然,在张廷玉倒台后的第三个月,新的危机悄然而至。
一天清晨,苏婉儿正在书房批阅文件时,杨昊匆匆走进来,神色凝重。“小姐,大事不好!有人在京城各大茶馆、酒楼散布消息,说国公府利用改革政策之便,暗中垄断了粮草贸易,并将利益转移到自家名下。”他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这些流言已经引起了部分百姓的不满,甚至有小商贩开始抵制与国公府相关的交易。”
苏婉儿放下手中的毛笔,眉头微蹙。“看来,敌人并没有死心。他们换了一种方式,试图从舆论上瓦解我们的根基。”她站起身,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不能让这些谣言扩散开来。”
“可是,这次的情况比上次更复杂,”杨昊担忧地说道,“毕竟,普通百姓对我们的了解有限,很容易被煽动情绪。而且,我们无法直接面对所有民众解释清楚。”
苏婉儿微微一笑,“不用担心,我已经有了计划。你先去调查,最近有哪些人频繁出入京城的各大商会,同时留意那些平日里与国公府关系微妙的商户。另外,通知林浩,让他密切关注朝堂上的动静,尤其是那些曾经反对过我们改革提案的大臣。”
杨昊领命而去,而苏婉儿则重新坐回书案前,仔细梳理着当前的局势。她意识到,这次针对国公府的攻击,不仅仅是单纯的造谣,而是试图通过引发民怨来削弱他们在朝廷中的支持率。
---
###民间动荡
随着时间推移,关于国公府的流言愈演愈烈。一些不明真相的小商贩开始拒绝与国公府合作,甚至连普通的市民也对国公府产生了怀疑。一时间,京城街头议论纷纷。
某日午后,苏婉儿乔装打扮,混入人群之中,亲自探查流言传播的具体情况。她来到一家热闹的茶馆,听见几个客人正热烈讨论。
“听说了吗?国公府表面上推动改革,实际上是在剥削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汉子愤愤不平地说道。
“没错!我表哥就是做粮草生意的,他说自从国公府插手之后,他们的利润就被压榨得所剩无几。”另一个年轻人附和道。
“哼,这些人表面光鲜亮丽,背后不知道干了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第三个声音低沉而有力。
苏婉儿听后,心中暗自叹息。她知道,如果不能及时澄清事实,这场风波很可能演变成一场更大的危机。回到府邸后,她立即召集幕僚开会,制定应对策略。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普通百姓相信我们的清白?”苏子谦皱眉问道。
苏婉儿思索片刻,答道:“我们需要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找几个德高望重的商人,请他们出面为国公府作证。同时,公开一份详细的账目清单,证明我们在粮草贸易中并未谋取私利。”
“可是,这样的做法会不会显得太被动?”有人提出疑虑。
苏婉儿摇了摇头,“不,这恰恰是我们反击的机会。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不仅可以消除误解,还能进一步巩固国公府的信誉。”
于是,按照苏婉儿的安排,国公府很快发布了一份详尽的公告,详细说明了每一批粮草的采购来源、价格以及分配情况。与此同时,几位知名商人也站出来为国公府背书,称其在交易过程中始终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
###朝堂博弈
就在国公府努力平息民间流言的同时,朝堂上的争斗也在悄然升级。一位年长的御史在早朝时突然发难,指责国公府借改革之名行敛财之实,并要求皇帝下令彻查。
“陛下,臣近日收到密报,国公府在推行军需管理体系改革期间,曾私下与某些边境商人达成秘密协议,从中牟取暴利。此等行为若属实,岂不是辜负了朝廷的信任?”这位御史语气铿锵,字字如刀。
满朝文武闻言,顿时议论纷纷。有些大臣附和道:“确实应该彻查此事,以正视听。”另一些人则保持沉默,显然对此事持观望态度。
皇帝听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