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早饭时候,李会长陪同,他吩咐唤来两名女给冯保亮倒酒,夹菜,让冯保亮彻底过足了富家少爷的瘾。
吃了早饭,出了餐厅。
那两名侍立左右的老妈子急忙替冯保亮一行人推开房门。
来到外面,走道两旁已经站满了拜见人员,大家见冯保亮一行人出来,连忙齐齐施礼请安。
黑压压的一群人,模样恭敬有加。
娘的!
这场面有些熟悉啊!
仿佛一瞬间,回到了公司年会天选打工人在台上等待拜见公司老板那一幕。
冯保亮含笑回礼,在众人拥护下下了楼,来到收货场。
李会长把周村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掌柜的,织户,洋行人员都喊了过来,请冯保亮训话。
冯保亮婉言拒绝了。
李会长当仁不让替冯保亮训话,先讲了国内国外大事,再讲了鲁地消息,
.最终在快要结束的时候,宣布李家认捐五百匹布,救济京城难民。
消息很快传遍了古镇,让古镇所有人都议论起来。
“听说没有,李会长捐赠了五百匹布。”
“真的?天啊!......李家疯了吗?”
“五百匹布?李家出......还是会出?”
“听说是李会长个人出,李家都吵翻天了。”
“呵呵,这事太玄了!这李会长是官迷,一定是攀上京爷这个高枝了。”
“嘿嘿,悬!就他那岁数。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通和染坊。
周老掌柜和陈六子也听到了消息,两人顿时惊讶不已。
周老掌柜瞅着陈六子,“六子,既然李会长认捐了,咱家就别出风头了。”
陈六子挠了挠后脑勺,“爹,一码归一码,他李会长捐他的,咱捐咱的,不碍事。”
周老掌柜皱眉,“这京城的冯公子,我有些看不懂。六子,昨夜我想了一夜,这周算盘可精着,连他都不提抽成,由此可见,......这事情……………
“爹,你说这京城来的冯公子与李会长是一伙人?”陈六子皱眉。
“不错,有这种可能!”周老掌柜低声点头。
陈六子想了想,摇头道:“一尺九分做不了假,那周算盘,李副会长两人敬畏冯公子也做不了假。李会长能从京城赶来,一定是有所求人家。”
低头沉默一番,陈六子抬起头来,朝周老掌柜道:“眼下,这李会长要认捐五百匹布,以后……………
“以后镇子缺布,价格要上涨?”周老掌柜双眼一亮,急忙说。
陈六子一笑,“不,李家或许要改行了,不做染坊了。”
周老掌柜听了眉头拧成一个疙瘩,皱眉起来,“他们不做染坊?做什么?”
“我听闻他们想要进购铁轮机,自然是想要办织布厂。”陈六子解释。
“哦?......这比染坊还要挣钱?”
“自然!潍县那里已经有人发了大财了。”
“这......没了李家搅和,以后,咱家生意岂不是更好了?”
“不一定,李家要把工厂搬到潍县呢?”
“这样啊?......为什么?”
“因为,潍县更便利,以后,......后果是来咱们周村的外商就越来越少了。”
“啊?”
“所以,咱家认捐五十匹,搭上人家关系,探一下京城的市场如何?”
“六子,京城是大老爷待的地方,土布没有太大市场,乡下才是我们市场,尤其是东北。”
“爹,我昨天试探了人家那个跟班,他叫文三,人家说铺子东家在四九城都是坐轿车的,我去上海见过轿车,这一辆车将近三千大洋呢!......人家说不定在东边有关系。”
“啊?......三千大洋?”
“嗯!”
“娘的,大城市的人还真有钱!......六子,你先搭上人家问清楚再说。”
“爹,我明白。”…………
陈六子,柱子两人赶着驴车拉着一车布朝礼和洋行而来。
进了收货场,前方熙熙攘攘的,乱成一片。
原来,李会长宣布捐赠五百匹布,引起了大家恐慌,怕京城来的冯公子不收货了,便开始向前插队,争先恐后把自家的布卖了。
大家都怕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等人家宣布停止收购,岂不是......与高价格擦肩而去?
眼睁睁看着别人今年多挣几个大洋?
就在场面要混乱时候,李会长护拥着那京爷从外面入口进来了。
那四周正在吸烟的保卫团人员顿时精神一振,都急忙高呼上前维持秩序。
“安静!”
“安静!靠后!”
“都排队!排队!”
冯保亮看到这些保卫团人员耀武扬威,微微皱眉。
李会长立即转头呵斥李副会长和周算盘,让两人前去安抚。
两人屁滚屁颠急忙去了,很快,场面安静下来,队形渐渐有模有样了。
冯保亮一行人正走着,忽然,队伍有人朝冯保亮大喊询问,“京爷,还要收多少布?”
冯保亮停下脚步来,朝那人点头,说道:“一千匹不变,有货尽管拉来。”
一众织户们听了,都高兴不已,大家也都吃了定心丸,不再争先恐后了。
冯保亮继续前行,故意朝那陈六子驴车方向缓行。
等到了近前。
“1947,***.........”陈六子拱手,朝冯保亮和李会长等人施礼。
冯保亮一行人刚从李家染坊回来,大家看到陈六子,想起什么似的,神情颇为复杂回礼。
当然,李会长等人只是颔首,眼中带有一丝警惕。
对于周老掌柜的义子,未来的周家女婿,通和染坊的能匠,大家内心深处是复杂的。
既瞧不起陈六子的要饭出身,又惊叹陈六子的经商天赋和聪明劲,心态可谓是复杂至极。
李会长对陈六子可谓是知根知底,态度......自然最为复杂。
冯保亮微笑回礼,目光落在陈六子这驴车承载的满满的布匹,含笑道:“这车装得多?有多少匹布?”
陈六子急忙上前一步,含笑解释:“一共五十匹,这是我们通和染坊捐赠冯公子的。”
“哦?”冯保亮顿时来了兴趣,他故作惊诧瞅着陈六子,“为何?”
陈六子一笑,“李会长都捐赠了,我通和染坊作为周村最大的染坊,岂能落后?大家都知道,我陈六子叫花子出身,既然京城的穷人缺衣穿,我也做个善举,略表心意。”
“好!真乃义商,我来鲁地,没白来。”冯保亮惊叹,转身回头朝李会长等一众人严肃道:“诸位,周村有这等义士,为何不朝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