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用猜,定然是被父母强制留在家中了,冯保亮把这事情交给文三他们,让他们按照住址,把人带回来。
有些女员工是偷偷摸摸报名参加纱厂岗位的,她们发了工资,第一时间回家上缴。
无奈的是......有些父母太愚蠢了。
竟然强制让自家女儿不来大华纱厂了。
眼下,培养一名熟练工不容易,大华纱厂自然不会放弃这些女工,故此,文三等人与王幼春等警察一汇合,双方人马浩浩荡荡的抓人去了。
两天过后,奉系的袁金凯一行人来了。
他们清点了十万匹洋布,交付了银票。
这一次,袁金凯亲自派人陪同大华纱厂去华俄道胜银行取钱。
四十万余大洋,骡马运输队一趟拉了回来。
之后,把洋布送上车站,入了车厢。
这事情忙了一天,冯保亮陪同袁金凯等人喝了一天的茶,说了一天的话。
袁金凯仍然执意邀请冯保亮北上建纱厂,他给了最大的诚意,愿意让冯保亮独资,盈利归冯保亮个人,奉天方面保证冯保亮的一切利益。
冯保亮再三思索,最终还是婉拒了。
因为,他知道......这纱厂最终还是会落在日本人手中。
便宜了日本人?
呵呵!就算是扔了,也不能便宜小鬼子!
眼下,他冯保亮有大华纱厂,申通纱厂,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中通纱厂也有他冯保亮一席之地。
有了三家纱厂,冯保亮足矣满足了。
这行业他绝不做出垄断势头的。
毕竟,没有实力敢做垄断的事情,这是给人家送把柄,遭人嫉恨啊!
再说,纱厂生意火爆也就是这几年,他犯不着为此举债投资。
袁金凯见冯保亮不松口,他一脸遗憾之色留下二十万军装定金,带人坐上火车去了。
冯保亮挥手,等火车开动,远去之后,这才坐上轿车返回大华纱厂。
中通纱厂,大华银行,申通纱厂,制衣厂…………………
一件一件事情忙碌起来,让冯保亮忘了时间。
一眨眼,年过去了。
又过了元宵节。
天气一天一天暖和起来。
农历十八这一日,制衣厂十万军装完成了,冯保亮轻松下来,他给奉天会馆打了电话,邀请对方来取货。
这是袁金凯留下的联络人,对方满口答应下来,过两天就来。
冯保亮皱眉,觉得对方并不急。
难道......出了事情?
这批交易要黄?
不过,对方给了二十万定金啊!
黄了,他冯保亮也不怕!
挂了电话,冯保亮偷偷上了五楼,与四小姐金道之亲热一番之后,说了十万军装事情。
四小姐金道之一听这生意要血亏,她吓了一跳,急忙答应准备第二计划。
如果奉系的军队不要了,这批军装就卖给皖系部队。
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剩下的,冯保亮准备投入市场。
不过,好在是虚惊一场,对方第二天准时过来拉货了,甚至把剩余的八十万大洋带了回来。
这全是正金银行银票。
正金银行是日资银行。
坐落在东交民巷与正义路交叉路口东北转角,一座西洋古典风格大楼,转角处设穹顶。
这大楼的背面内侧,多设木制回廊和拉合门窗。
在旁边就是日本使馆了。
冯保亮带人取了现银,便返回了纱厂。
八十万大洋现金,截留一半,存入冯保亮的小金库,剩余的放入纱厂钱库。
与奉系两批生意,纯盈利二十万大洋左右,获利颇丰。
另外,将近一个月来,冯保亮空间面板积存了四十万大洋,如今,他小金库达到了八十万大洋了。
翌日。
这一天,公历二月二十八,二月最后的一天。
是大华纱厂发月钱的日子。
也是中通纱厂厂房竣工日子。
金首相,靳云鹏,朱启铃等人一起来到中通纱厂参观,大家转了一圈又一圈,非常满意。
这厂房和办公大楼,工人宿舍等一个月之内建成了,如此浩大工程,仅仅一个月完工,进展神速,突飞猛进。
而且,质量也不错。
停下脚步来,金首相含笑朝靳云鹏,朱启铃两人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眼下,就缺机器了。”
靳云鹏点头,“我看,还是找西屋公司吧!咱们也瞧到了,裕元纱厂是什么情况?等了足足一个月时间,这东洋人就是推脱着,我看,人家故意找借口而已。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要吸取教训。”
朱启铃皱眉,“真的要让西屋公司入股?我建议......全额资金购买。”
“钱呢?”靳云鹏苦笑,双手一摊。
朱启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