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由西屋公司提供,对方要占一半股份,要参与管理。
眼下,冯保亮联合了中孚银行孙多森,盐业银行吴鼎昌,金城银行周作民等,共筹备资金三百万大洋,离五百万大洋还差一截。
徐树铮等人听了之后,都陷入了一阵沉默。
五百万大洋的投资!
这......他娘的太可怖了!
不过,这炼铁厂建成之后,就是聚宝盆啊!
徐树铮想了想,含笑朝冯保亮招手,“保亮,你先坐下,听我一言,如果用京钞,我可以批给你五百万京钞,算作政府入资三成股,你觉得如何?”
西屋公司五成股,眼下又抛去三成股,只剩下两成股给大家,这………………
冯保亮感觉自己无法朝一众商股投资者交代,他苦笑拱手,“徐叔,这样......恐怕大家都不愿入股了。”
徐树铮皱眉,“你可以与西屋公司谈谈,压一下股份,给大家让出来。”
冯保亮摇头,面露苦涩,“西屋公司的波特说了,这是他们公司底线,不让一步。”
徐树铮眉头一挑,垂下眼皮来,他沉默片刻之后,沉声道:“你准备一下,明天,我带你去见段元首。”
冯保亮心中一振,急忙拱手,“是!”
闭门会议开过之后,冯保亮,聂云台等人陪同徐树铮去车间参观。
申通纱厂,分为第一厂男厂和第二厂女厂。
这两个厂就像是独立王国一般,用高大围墙分开,把申通纱厂分为南北两部分,一直朝东边蔓延而去。
靠近运河的男厂,为此,与大华纱厂一样,修建了码头。
纱厂工人骨干们大部分来自聂云台的恒丰纱厂,大德纱厂,占据了小部分。
整个纱厂,共招募了八千人男女工,男工最多,达五千人,女工三千人。
这纺织机器等,从西屋公司进口,全额购买下来。
车间人影忙碌着,机器轰鸣声音不断传来,看着纱线缓缓凝集成,这仿佛是动听的乐声,也仿佛是散发着银元的味道。
徐树铮在大家陪同下,在里面转了三遍,这才一脸满意之色返回办公楼。
之后,开了个短暂会议,徐树铮让周作民,吴炳相两人参加,任命周作民为纱厂协理,吴炳相为纱厂治安署长。
对于吴炳相被塞到申通纱厂做治安署署长一职,恐怕也只有徐树铮能够想出来这个办法。
人家是京师警察厅总监,又兼任着警察局局长。
做申通纱厂治安头头,这岂不是失了脸面了吗?
冯保亮朝吴炳相看去,见这家伙一脸平静之色领命,这让冯保亮心中一凛,知道对方这是有备而来的。
显然,这人仍然没有忘了他冯保亮。
尤其是他那心腹雷老虎,触角都深入到金公馆里面去了。
联想到金燕西对他有一阵子疏远态度,冯保亮很清楚认识到,吴炳相一伙人仍然不甘心,暗中等着机会呢!
这情况......正应了那句古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利益纠缠,一个人想避开也避开不了的。
RE.......
呵呵,申通纱厂保卫部全是他冯保亮招募过来的人,就看他吴炳相如何折腾了?
冯保亮看吴炳相朝他望来,他含笑拱手,祝贺一番。
送徐树铮一行人离开后。
冯保亮,聂云台等人再次开了个短会,讨论了眼下形势。
对于徐树铮要求炼铁厂官股掺和,大家有些发憷。
毕竟,眼下环境,官办的实业,总是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
像中行,交行都开始改革,减少官股比例,摆脱政府控制了,炼铁厂,在资金充足之下,大家自然不愿意官股掺和。
徐树铮的提议,让大家忧心忡忡。
开完会议,聂云台等人准备在京城短住一阵子,等炼铁厂有了眉目,再回沪。…………………
申通纱厂开业消息,终于刺激到了金铨,靳云鹏两人。
两人一合计,立即请来朱启铃商议。
朱启铃接到电话,应约前来。
三人落座之后,金铨苦笑朝朱启铃道:“隔壁纱厂比咱们还早开业了!我与兄有些极度失望,眼下,这机器还是找西屋公司吧!无论东洋人许诺任何优惠条件,我都不愿意答应了。
靳云鹏也点头,“是我的错,不该寄托在班先生和林公使身上。这......八十万大洋......唉!”
叹了一口气,靳云鹏苦笑道:“朱兄,有劳你与西屋公司继续谈判了。”
朱启铃皱眉点头,“好!这机器款项......还继续从大华银行贷款吗?”
靳云鹏点头,“自然!毕竟,这是咱们自己的银行,我听闻存款达到了五百万大洋呢!”
朱启铃皱眉,“眼下,大华银行正在筹备建造炼铁厂,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