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是理解你们的主张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次日。
    冯保亮带领聂云台四人逛琉璃厂,中午时候,大家在望德楼品尝了鲁菜。
    到了三点钟时候,大家回来小憩。
    等到了将近六点钟时候,大家换上衣服,带上礼物乘车朝金公馆而来。
    等来到金公馆,是六点一刻钟。
    这时候,应该恰好是金铨从官衙回来。
    冯保亮等人从轿车下来,看到大少爷金风举,二少爷金鹤荪,三少爷金鹏振,七少爷金燕西四人已经站在厅门迎接了。
    金铨让四个儿子代表他出来迎接,真是是煞费苦心啊!
    聂云台等人急忙赶了过去,冯保亮朝众人做了引荐。
    金家四个儿子以晚辈迎接聂云台等人,聂云台等人更不敢怠慢,热情回礼。
    一众人入了门厅,朝客厅而来。
    金铨正坐在沙发上,他见大家过来,便含笑起身。
    这让聂云台四人都不敢怠慢,疾步走了过去。
    冯保亮加快脚步,朝金铨先是一礼,说了请安的话,这缓和了大家内心的紧张。
    一侧身,冯保亮朝金铨介绍聂云台。
    聂云台恭敬施礼,恭维金铨一番,送上了礼物。
    这礼物必须符合眼下场景,按照眼下的礼节,基本都是用昂贵盒子装起来的,以示郑重。
    冯保亮从聂云台手中接过礼物,打开盒子,取出朝金铨展现,同时介绍这礼物。
    这是冯保亮作为引荐人的责任。
    聂云台送的是一幅字,横幅,有盖章。
    ??光风霁月。
    这是李中堂李鸿章的字。
    光风霁月意思是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通常来形容人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金铨看了之后,非常高兴,让金凤举收了下来。
    同时,免不了缅怀李中堂这一代名臣,也赞叹一番李相后人才德,高风亮节。
    穆藕初送的是一尊珍贵的瓷器,乾隆年间珐琅彩瓷器。
    价值大概在五千大洋左右。
    张秋园也送的是瓷器,一尊漂亮青瓷,价值在三千大洋左右。
    刘柏森送的是一幅画,郑板桥的竹子画,上面的名人印章极多,应该是真迹,这是他从吴门收藏大家庞元济手中高价获得。
    庞元济,字莱臣,号虚斋,吴兴人,他后世被誉为全世界最富盛名的华夏书画收藏大家,民国第一收藏家。
    其父庞云?为南浔镇巨富,被世人尊为“南浔四象”之一。
    庞元济早年好字画碑帖,常临摹乾隆、嘉庆时名人字画,后从事字画买卖。
    从一八九五年开始,他便与人合资先后在杭州开设大纶缫丝厂,收益颇丰。后来在姑苏地开设米行、酱园、酒坊、中药店、当铺、钱庄等大大小小的铺子,不计其数。
    庞元济拥有大量产和房产,他既拥有财力,又精于鉴赏,收藏有铜器、瓷器、书画、玉器等文物,尤以书画最精,为眼下最盛名的收藏大家。
    听了刘柏森介绍之后,金铨忍不住多瞧了这幅画,果然,在上面发现了庞元济的印章。
    金铨笑道:“好!”
    一转头,朝金风举笑道:“你就收下吧!”
    金凤举答应一声,从冯保亮手中接了这幅画。
    金铨含笑招呼大家入座,之后,有小怜,小兰两人献茶。
    聂云台四人品尝了茶,赞叹一番。
    金铨含笑摆手,朝坐在最近的聂云台笑道:“你们四人来意,我听保亮提了,说说看!你们华商纱厂联合会成立了吗?都有哪些纱厂?”
    聂云台急忙拱手,“首相阁下,我们联合会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已经筹备了将近一年之久,发起者是宝通的刘柏森等人。去年三月十五日,在沪市商务总商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出席的有恒昌纱厂,广勤纱厂,裕通纱厂,振
    兴纱厂,鼎新纱厂,德大纱厂,恒丰纱厂,申新纱厂等,共三十五位纺纱界同仁。”
    金铨点头,示意聂云台继续说下去。
    聂云台再次拱手,“会议之后,我们派代表来京陈述意见,恳求政府在修订今年关税时候,拒绝日本提出的棉花出口免税,棉纱进口免税这等无理要求。这也是同仁们建立华商纱厂联合会的真正原因。”
    “首相阁下,自从世界大战爆发之后,西洋无暇他顾,东洋纺织业趁机大肆倾销我国,根据沪市海关统计,从一九一三年的五千万两到眼下已经达到了九千万两,增加了将近一倍。市场占有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几乎垄
    断了东北,华北等北方大城市洋布市场。”
    “首相阁下,东洋人野心并不满足这一点,他们几乎想要垄断我国纱厂生意,这次他们提出的棉花出口免税,棉纱进口免税这一要求,就是挤垮我们民族资本纱厂,最终达到完全占有市场的目的。”
    “首相阁下,如果让他们得逞,这......后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