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为南迁做准备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楚榆心中比谁都清楚,出了昨晚的事,楚瑶的名声是彻底被毁了,就算另嫁,也嫁不到什么好归宿。
    而他对楚瑶那老父亲的心态,也在两次亲密接触后,逐渐变了味。
    既然这样,那索性娶回家得了。
    楚柱子还想要发火,孙妮却是开口道:“柱子,娘,阿榆说的也没错,他能赚钱,瑶瑶嫁过去委屈不了。”
    “再说了,村里人都看到瑶瑶大半夜从阿榆家出来,不嫁给阿榆,难道当真要逼死她,或者随便找个鳏夫把瑶瑶嫁过去吗?那还不如嫁阿榆呢!”
    说着话,突然瞥到房间里探出两个小脑袋,正是白平乐和楚宝。
    白平乐脸上满是紧张,眼眶都红了,显然是极其害怕被抛弃的。
    孙妮自己就是当娘的,自然心软。
    她把两个孩子拉出来,搂在怀里:“我看平乐这孩子也是个懂事的,不会对瑶瑶有什么影响,实在不行那就我跟柱子养着她!”
    说罢,瞪了楚柱子一眼:“反正我早就想要个闺女了!”
    楚柱子顿时就急了:“想要闺女我们又不是不能生……”
    剩下的话,在孙妮的目光中,逐渐消音。
    楚瑶却是把白平乐给拉了过去:“才不要你们养呢!我也喜欢平乐。”
    一边说,一边把脸贴到了白平乐脸上:“你们看,平乐长得这么好看,一看就是我跟阿榆哥哥才能生出来的模样!”
    两人都生了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灵动无比,乍看之下倒当真有几分相似。
    刘大婶见她这般,叹了口气:“算了算了,生了你,真是生了个冤孽哟!”
    “娘你是答应了?!”楚瑶又惊又喜。
    刘大婶瞪了她一眼:“不答应,等着被你气死吗?还有你!”
    她看向楚榆:“阿榆,我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对瑶瑶好,但是瑶瑶要嫁给你,有些话还是得说在前头的。”
    楚榆连忙站正了身子:“婶子您说。”
    “你要养这小丫头,我们也没话说。”
    刘大婶叹道:“只一点,你说了日后不能委屈了瑶瑶,这点必须得做到,知道吗?”
    又对楚瑶道:“还有你,娘答应让你嫁给阿榆,是有条件的!”
    “在南迁之前,你们先订亲,到时候去你爹坟前上香,然后再一起往江南府那边走,到了南边安定下来了,再成亲。”
    “不过成亲之前,你不许再单独去找他了,能做到,这门亲事就能成,要是做不到,你非得做那些败坏名声的事,那娘宁愿你寻死,也不会答应你!”
    楚瑶嘟起了嘴,又不敢违背,只得气鼓鼓道:“好嘛!我答应还不成吗?”
    刘大婶这才松了口气,摆手道:“折腾了一宿,阿榆你回去吧!回头请村长和村长媳妇上门说亲,大伙一起吃个饭,这门亲事就算订下了。”
    楚榆二话不说便应了下来,又对白平乐招手:“平乐,跟小爹爹回家了。”
    楚瑶趁机开口道:“平乐,我要嫁给你小爹爹了,那你以后该叫我什么?”
    小丫头歪着脑袋,思索了半天冒出一句:“小娘娘?”
    原本一直黑着脸的楚柱子,笑出了声。
    其他人也笑了起来,严肃的气氛瞬间被冲淡了。
    楚榆大笑着抱起了白平乐,捏着她的脸道:“傻丫头,哪有这样称呼的,以后呀,你就叫她……”
    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叫瑶瑶姐吧!反正还没成亲……”
    “不能叫姐!”楚瑶抗议了:“叫姐姐不就乱了辈分吗?叫姑姑!以后我嫁给你小爹爹,你再改口叫娘!”
    白平乐有些困惑,到底还是开口叫了一声小姑姑。
    楚瑶这才心满意足的应了下来。
    天已经大亮了,楚榆带着白平乐回了家,草草煮了早饭吃过后,便让白平乐回去补觉,自己则是再次出门,去了村长家。
    刘大婶一家松了口,订婚便顺利多了。
    因着马上要南迁的缘故,订婚礼简单的很,就是全村人凑着吃了顿饭,送上聘礼和订亲信物,然后楚榆便带着楚瑶,跟着刘大婶一家去给刘大叔坟前上了香,礼便成了。
    楚瑶变成了楚榆名正言顺的未婚妻。
    不过在成亲之前,都不能单独见面了。
    楚瑶心中哀怨,楚榆却是松了口气。
    那丫头实在太过大胆,还没订婚都敢爬床,如今有了名分,不拘着些,肯定更过分。
    他自认自己不是柳下惠,再来几次说不定真就生米煮成熟饭了。
    十五岁的少女怀孕……
    楚榆打了个哆嗦,不敢再往下想了。
    好在马上就要南迁,路上耽误的时间,再加上到了南边安顿,一番折腾下来,等到真正成亲,楚瑶怎么也能长到十七八岁了。
    自己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给她补补身子,到时候就算成亲立马有了孩子,生孩子风险也没那么大。
    规划好一切后,楚榆松了口气,紧接着便开始马不停蹄的准备搬迁事宜。
    如今村里决定南迁的人不多,只有六户人家。
    除了楚榆和楚柱子一家之外,便只剩下孙如雁,村长楚大龙夫妇带小儿子一家,以及楚太明刘春兰夫妇,还有村里一对光棍兄弟楚龙楚豹,带着寡母王氏。
    剩下都是不愿意走的。
    就连楚大文的大儿子一家,都死活不肯走,他们在城里有一家木匠铺,不舍得抛下,也不信战乱会打过来。
    楚大文拗不过大儿子夫妇,便只得作罢,转而说服了小儿子楚河一家。
    而楚榆要做的,不仅仅是收拾自己的东西,还要给这些决定南迁的人调理身体。
    毕竟一路长途跋涉,肯定免不了吃苦,身体好了,也能免去不少麻烦。
    这其中最需要关照的,除了年纪将近五十的村长夫妇,以及楚太明妻子刘春兰这个刚生产完的产妇和儿子之外,就剩下孙如雁了。
    倒不是孙如雁身体差,而是楚榆担心她又想不开,这才决定重点关照她。
    花了几天把东西都安置好后,楚榆便煮了一大锅加了灵泉水的药汤,让白平乐去通知各家来领。
    这几天下来,白平乐也熟悉了村里人,尤其是在知道楚榆不会不要她之后,胆子大了不少,牵着三岁的楚宝便高高兴兴的干活去了。
    很快,各家各户都来领了药汤,孙如雁却是最后一个来的。
    不仅走得慢,脸上还戴了个帷帽,把脸给挡住了。
    楚榆一愣:“如雁姐,你这是怎么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