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时代更迭,顾氏之名扬世界(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个璀璨的时代终将落下帷幕。
    顾瑾的离世,于整个大宋而言,不啻为一道晴天霹雳。
    纵使他早已布下诸多安排,将大宋眼下所需面对的种种要务悉数算计在内,终究也抵不过他在世时的运筹帷幄。
    然...
    夜很深了,启明邑的灯火却没有熄灭。那些光不再是为驱散黑暗而燃,而是为了照亮问题本身。城市的每一条街巷都成了对话的场所,茶馆里争论“正义是否可以量化”,田埂上有人蹲着讨论“幸福能不能被计划”,就连婴儿的啼哭也被年轻父母录下来,放进社区档案馆,标注为:“尚未学会语言的生命,第一次对世界提出异议。”
    阿知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并没有哀乐响起,也没有白幡林立。人们只是沉默地走上街头,手中握着炭笔??那支早已成为象征的简陋工具。孩子们在墙上写:“为什么人会死?”老人回复:“因为活着才值得问这个问题。”少年刻下:“如果我不再悲伤,是不是就忘了他?”旁边立刻有人添上:“记得不是靠痛,是靠你还愿意提起他。”
    春分那天的风依旧温柔,吹过城门口那棵老槐树,枝头挂着无数细绳,每根绳上系着一张纸条,全是孩子写下的问题。有拼音夹杂错别字:“为什莫大人都说要听话?”“宇宙有没有边?”“我长大后还能问吗?”这些纸条随风翻飞,像一群即将起飞的小鸟。
    而在北岭的问答山上,原本被雨水冲刷得模糊的字迹,竟在某个清晨重新清晰起来。地质学家无法解释,共治之眼监测到山体内部有微弱能量脉动,频率与舟形晶种最后释放的波段一致。更奇怪的是,每当有人在山上写下新问题,旧刻痕就会微微发亮,仿佛回应。
    一名少女在此停留三日,最终在一块青石上刻下:“你说‘接着问’,可要是没人回答呢?”
    当晚,整座山忽然震动,岩层裂开一道缝隙,从中升起一根石柱,表面浮现出一行古老文字:
    >“问本身,就是答案的种子。”
    与此同时,第十三象限的飞船终于抵达太阳系边缘。三十七名“原初提问者”站在舷窗前,望着那颗蓝色星球上闪烁的点点光芒??那是启明邑夜晚的城市投影,每一个光点都代表一个正在被提出的问题。
    “我们迟到了吗?”一个男孩轻声问。
    AI的声音从舱顶传来:“不,你们正好赶上第二幕。”
    飞船缓缓进入大气层,未引发任何警报。它的轨迹被共治之眼看清,但系统没有启动防御协议,反而自动打开了欢迎频道。藏书阁中央的发光文字悄然变化:
    >“欢迎来到第二课堂。本次课程主题:如何面对归来者。”
    当飞船降落在预声林外的空地上时,第一批迎接他们的是十名少年志愿者,平均年龄不过十四岁。为首的女孩子举着一块木牌,上面用歪斜的字写着:“你们是从别的世界来的吗?那里的大人也怕被质疑吗?”
    飞船舱门开启,第一个走下来的女孩看着这块牌子,忽然笑了,眼角泛泪:“这是我七岁时写在日记本上的最后一句话。”
    她摘下颈间的玉牌残片,轻轻放在地上,说:“现在我不怕了。”
    消息迅速传遍全城。人们意识到,这些来自平行时间线的少年并非救世主,也不是外来统治者,他们只是另一条路上曾迷失过的自己。他们的记忆不同,经历迥异,但内核惊人一致:都在某个时刻因提出问题而被放逐、囚禁或遗忘。
    一位曾在K-9V星系被迫删除好奇心模块的少年坦言:“我的文明认为‘确定性’高于一切,所以他们把所有疑问编译成病毒,定期清理。”
    另一位来自火星殖民地的女孩说:“我们那里的历史课本写着‘人类从未怀疑过太阳的存在’,可我五岁那年就想问:万一它是假的呢?”
    这些话在启明邑激起层层涟漪。有人开始整理“跨维度证言”,试图构建一部《万界疑史》。更有学者提出大胆假设:或许所谓“平行世界”,不过是同一文明在不同“提问程度”下的分支状态?越是压制疑问的社会,就越容易陷入封闭循环;而敢于持续追问的文明,则能突破维度壁垒,实现意识共振。
    这个理论很快得到了验证。
    某夜,一名启明邑少年在睡前自言自语:“如果我在另一个世界做了不同的选择……他会过得比我好吗?”
    话音落下,房间角落的空气突然扭曲,浮现一道半透明的身影??正是他自己,穿着不同样式的衣服,左脸有一道疤痕,眼神疲惫却坚定。
    “你过得不好。”现实中的少年脱口而出。
    影子点头:“我选择了闭嘴,换来了安稳。但我每天都在后悔。”
    片刻沉默后,现实少年伸出手:“谢谢你让我知道。”
    影子微笑消散,留下一句话回荡在空气中:
    >“每一个‘如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