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极。
柳家既然敢如此大规模地运作植物,必然已经想到了会引来其他势力的窥探,其防护网只会比他预想的更严密。
他这般谨慎准备,最核心的目的,便是为了更好地隐藏自身。
若是换作以前,他孤身一人的时候,行事或许还能随性些——哪怕调查时手段稍显粗暴,不小心暴露了踪迹,以他的实力,也有底气应对:柳家的护卫队虽强,却未必能拦得住他。
就算对方布下了层层包围,只要没有大宗师级别的强者亲自坐镇阻拦,他总能找到突围的缺口,从容逃出生天。
可现在不同了,他的身边多了小雪。
那个总是捧着冰霜碎片认真练习、会因为一句夸赞而脸红的小姑娘,成了他不能忽视的牵挂。
若是在调查中暴露了身份,以他的能力,自保不成问题,可小雪呢?
她的冰霜能力虽有天赋,却还未完全成熟,面对柳家的围剿,根本没有反抗之力;更何况,柳家若真要追责,很可能会拿小雪作为要挟,逼他妥协。
一想到小雪可能因此陷入危险,张玉汝便不敢有半分侥幸。自从心里多了这份关乎他人性命的责任,张玉汝行事便再也不能像从前那般随心所欲了。
每一个决定,都要先考虑到小雪的安危;每一步计划,都要预留出保护她的余地。
他不再只盯着“尽快找到真相”这一个目标,而是把“如何在不暴露的前提下查清线索”“如何确保小雪不受波及”,都纳入了考量范围。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的脚步变得更加沉稳,也让他的计划变得更加周密。
况且,即便暂且抛开小雪的安危不提,张玉汝也深知自己绝不能有半分大意。
这些天的经历早已印证了一个事实——他赖以观察细微的「造化之眼」,并非无所不能的神技。
这双眼睛的确能让他捕捉到寻常人难以察觉的蛛丝马迹:比如空气中异能量流动时泛起的淡金色纹路,比如植物叶片在吸收养分时脉络里细微的搏动,甚至能看清土壤深处根系缓慢生长的轨迹。
可这份“看见”的能力,终究要建立在他对事物“原本属性”的认知之上。
若是他对某样东西的本质一无所知,即便「造化之眼」将所有变化都清晰呈现在眼前,他也如同对着一张无字地图,无法从中读出任何异常。
直到意识到云溪镇的植物可能存在问题时,张玉汝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早已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
云溪镇的植物,大多是他从未见过的品类。
有的灌木叶片呈螺旋状卷曲,叶背上布满了针尖大小的银色圆点,到了傍晚还会透出微弱的蓝光;有的草本植物茎秆里流淌着淡紫色的汁液,触碰后指尖会残留一丝冰凉的麻痹感;还有的藤蔓会顺着异能量的流向生长,藤蔓上的花苞会随着能量波动开合。
这些植物与他从前在怀庆府、甚至在开封府见到的植被,有着天差地别的形态与特性。
正因为这份“陌生”,过去这些天里,即便「造化之眼」清晰地映出它们的变化——比如某株灌木的叶片圆点数量从七颗增至九颗,比如某段藤蔓的生长速度比前一日快了半寸,他也只当是这些特殊植物的“正常生长规律”。
毕竟在他的认知里,万事万物本就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而他初见这些植物时,它们便是这般奇特的模样;之后所有的细微改动,又都建立在这个“初始形态”之上,没有任何参照物能让他判断“这是否反常”。
这大概就是「造化之眼」最明显的弱点了:它能看见“变化”,却无法判断“变化是否正常”。
若是某样事物在张玉汝接触之前,就已经被人为改造、或是处于某种非自然的特殊状态,那么之后即便再发生细微的变动,只要没有超出“初始特殊状态”的范畴,就很难让他生出警惕。
就像一个人从未见过真正的苹果,第一次见到的便是被染成蓝色的苹果,那么之后这颗苹果从浅蓝变成深蓝,他也只会觉得“苹果本就该是蓝色,颜色变深只是正常现象”,绝不会想到“苹果原本该是红色”。
当然,这个弱点并非无法弥补。
它更像是一块需要用“学识”与“经历”来填充的空白——随着张玉汝见过的植物越多、了解的物种特性越广,「造化之眼」捕捉到的变化,就能与他脑海中的“正常标准”形成对比,那些异常之处自然会无所遁形。
比如他从前熟悉的“青灵草”,正常情况下叶片边缘该是光滑的,若是「造化之眼」看到叶片边缘出现锯齿状凸起,他立刻就能判断“这株青灵草大概率被异能量污染了”。
可面对云溪镇的陌生灌木,他没有任何“正常形态”的参照,自然无法察觉异常。
简单来说,张玉汝的见识越广博,经历越丰富,这种“因陌生而忽略异常”的情况就会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