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大败敌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后,淮南府第一次举行了庆功宴,全城百姓额外派发三斤米粮。
    “云将军太厉害了!以前我嘴贱,竟说她一个女子抛头露面,实在是该死!”
    “是的,其实细想,女子做的本就不少,还是得出门一家人才能活更好。”
    “对,我家那个也当兵呢!这次的米粮我家能发六斤,平时俸禄她也给我大半,只用我在家带好孩子照顾父母就好。如果不是她,我这身子骨,一家老小不得饿死。所以说啊!那些读书人说得也不对,女子哪有不如男子的。”
    感叹的人说完,就见周围的人嫉妒望向他。
    要知道,一人当兵养活全家这事儿,在现在的淮南府可是值得羡慕的好事。
    “唉,我当初鬼迷了心窍,没去。”
    “是的,我不光自己没去,家里那位想去我也拦着了。”
    “我家有老母小儿,想着不去,现在想想真是悔。去了俸禄丰厚不说能养一家不说,死了也有上百两抚恤。老母会有官府补贴养老,小儿官府也会送去上学,总比现在干活领着米粮勉强吃饱,一家人过得苦巴巴的好。’
    一行人热火朝天讨论着,脸上无不浮现懊悔之色。
    不过说起今天发三斤米粮的事,大家还是开心的,手里拿着家伙计排队等待发粮,队伍井然有序。
    中间有人没注意无意插队,都被人拉回来。
    那人还连连感谢拉他的人,不然就要被取消资格了。
    赵宣武他们被押送路过时,就听到了这些对话。
    听到有人说愿意当兵的时候,俘虏的队伍大部分都抬起来头,脸上露出十分不解的神情。
    要知道,虞朝当兵是强制,因为当兵并不是好事。
    或者说,对于封建王朝来说,普通农家子去当兵,叫做服兵役。
    强制必须去,如果不去必须缴纳足额的钱财,或者花钱找人替你去。可不管是缴纳足额的钱财,还是花钱找人,那都是一笔不菲的钱,稍微富裕点的家庭都拿不起。
    大江南北,从京都到边塞城市,就没人听说过主动当兵这一说。
    骤然听到,整个队伍都有些哗然。
    赵宣武看着他们,脸上也带着不解。
    毕竟他就是那个家里没钱,只能从军努力向上爬挣前程的那种人。
    回想当初的他,全是不情愿,抱着视死如归的念头来的。
    淮南府的崔怀柔,究竟给这些人灌了什么迷魂汤。
    直到赵宣武他们走近,这些人依旧在讨论,站在道路的另一侧,丝毫不怕押送俘虏的军队。
    这让赵宣武好奇了。
    直到他听到了那段因为家里有老母小儿,后悔没去当兵的一段话。
    阵亡会有上百两抚恤?老母会有官府补贴养老?小儿官府也会送去上学?
    他听见这些的时候,感觉是不是产生幻觉了。
    要知道,一般来说,普通农家一年节省点,加上田地一年大概花销在二两银子。
    上百两,足够一家人活得非常不错了。
    更别提补贴养老,送小儿上学了。
    光上百两银子,他手底下千夫长阵亡,经过剥削后有没有都两说。
    并且看他们的样子,这是普通士兵阵亡的补贴数。
    最重要的是,一人当兵能养活全家。
    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尤其是旱灾严重的淮南府。
    关键是他们说完还没完,他们在这里排队,竟然领免费发放的米粮。
    还足有三斤之多,只为庆祝这一次胜利。
    放在以前,赵宣武完全不敢想,当官的会给百姓发粮食。
    而且看这队伍,这样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
    押送的队伍持续上前,很快到了发放的尽头。
    俘虏的士兵和将领们已经被刚才的信息震麻了,这会儿都探头探脑看过去。
    映入眼帘的,是斛中倒出的白净米粒,干净得没有意思糠。
    最开始他们都没敢认,直到认真看去才看到,真的是干干净净的米!
    旁边还有面。
    白色的面在袋子里,比丝绸的里衣还白,白的晃眼。
    这样精细加工的东西,别说普通士兵没见过了,就连赵宣武也没见过。
    他这些天吃过最多的,是干巴巴的军粮。
    难以下咽,但对于他来说已经习惯,因为有就不错了。
    因为粮草短缺,在他的打仗生涯中,不算少见。
    只有回到京都,那些达官显贵很多家中,才能看到被筛选干净没有米糠,白净甜软的米饭。
    就算是他,也不能顿顿吃上那样的。
    可现在,崔怀柔直接发给那些普通百姓。
    根据家庭,一家能有三斤之数。
    这是何等的能力和魄力,京城那些世家,哪怕倒了也不会舍得给百姓看上一眼。
    乱臣贼子,女子竟敢自立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