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你们为何要对付东方姑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姜云的语气之中带着几分严肃。
    听着姜云的询问,站在对面的东方瑶也微微皱眉起来,脸上浮现出沉思之色,随后摇头起来:“我到京城后,也并没有什么仇家。”
    “就算是以前在洪江府的那些仇家,也没人敢...
    雪落无声,启音城的晨雾却比往常浓重。那雾不似寻常水汽,带着一丝微弱的蓝光,在街巷间缓缓流淌,如同记忆的细流悄然回涌。桃树下的石凳已被积雪覆盖,唯有陆鸣每日坐过的位置干干净净,仿佛有人默默清扫。小女孩那晚唱完歌便回去了,铃鼓声却像种进了风里,时不时从某户人家的窗缝中漏出一两声叮当。
    陆鸣不再登台,也不再执笛。他只是每日清晨扫净门前雪,煮一壶粗茶,坐在檐下看人来人往。那些曾跪在石台前忏悔、哭泣、低语的人,如今已散入四方。有的留在城中教孩童识音记谱,有的远走边陲,在荒庙残碑上刻下被遗忘的诗句。而更多的人,只是默默回到生活里??可他们的眼神不同了。他们不再回避痛苦,也不再惧怕回忆。
    第三十七日,归墟岸边的蓝焰灯忽明忽暗,金光如脉搏般起伏。夜里,海面传来低沉的嗡鸣,像是某种古老乐器在水底试音。守夜的少年跑来报信,说石台上出现了一行字,是用冰霜凝成的:
    **“第九道波纹,需以真名唤醒。”**
    陆鸣听罢,未动神色,只将手中茶杯轻轻放下。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九鼎合一之形悬于天际已有月余,八道波纹各自应和八方觉醒之地,唯独第九道断裂虚空,迟迟未能续接。它等的不是力量,不是牺牲,而是“名字”??那个被彻底抹去、连记忆都几乎不敢触碰的存在。
    巫王无名。
    自南疆古卷焚毁之日起,他的真名便成了禁忌。史书称其为“乱鼓者”,三清阁典籍谓之“逆律之徒”,民间传说则把他描绘成以血祭鼓、蛊惑人心的妖巫。可唯有极少数残篇提及:他曾是一个孩子,第一个听见地脉心跳的人,也是第一个为死者歌唱的人。
    “若无人记得他叫什么,”陆鸣低声自语,“那我们记住的一切,终将再度流散。”
    翌日,他启程北上,独自一人踏进风雪封山的雪域。十年前老僧消失的地方,如今立着一座由冰晶堆砌的环形祭坛,中央空悬一面无形之鼓,轮廓依稀可见。寒风吹过时,坛周浮现出无数细小符文,皆为古巫语,讲述一段被斩断的誓约:
    **“我以吾名为薪,燃灯不灭;若世忘我名,则鼓亦沉眠。”**
    陆鸣盘膝坐下,从怀中取出一块漆黑石片??那是当年从南疆废墟中捡回的祭坛残角,上面刻着半个名字,另一半早已风化。他咬破指尖,以血补全那缺失的一划。刹那间,整座冰坛亮起幽蓝光芒,地面裂开一道缝隙,从中升起一尊半埋的青铜鼓,鼓身布满裂痕,却仍能看见九道波纹环绕其上,第八道尚存余温,第九道焦黑如炭。
    他伸手抚过鼓面,触感冰冷刺骨,却又似有心跳透过掌心传来。
    “你还活着吗?”他问。
    没有回答。只有风穿过鼓腔,发出一声悠长呜咽。
    陆鸣闭目,开始吟诵。不是《唤心曲》,也不是任何已知乐章,而是他这些年来收集的所有碎片??盲女口述的梦中歌谣、静语城逃出的孩子背诵的禁诗、西域商旅传唱的亡魂调、东海渔村老人临终哼唱的摇篮曲……他将它们一句句拼合,形成一段不成章法却饱含情感的旋律。这不是音乐,是记忆的聚合体,是千万人未曾说出的声音汇流。
    随着吟唱深入,空中渐渐浮现虚影:一个瘦弱少年站在荒原之上,手握木槌,面对万人唾骂,仍执着敲响第一声鼓;一名女子怀抱婴儿跃入火海,最后一刻仍在轻声哼唱;一位白发老者跪在雪地中,用冻裂的手指在地上写下“记得”二字,随即被风沙掩埋……
    这些都不是英雄史诗,也没有惊天动地之举。但他们都在某一刻选择了“记住”,哪怕代价是孤独、死亡、遗忘本身。
    当最后一个音节落下,青铜鼓突然震颤,第九道波纹竟微微泛起一丝微光!虽未完全复苏,却已有了苏醒的迹象。
    就在此时,远处雪坡上传来脚步声。一人缓步而来,披着褪色红袍,头戴残破冠冕,面容苍老却眼神清明。陆鸣认得她??南疆最后一位巫祭,曾在七十年前被三清阁废黜,流放至北漠边境。传说她活了近三百岁,靠的是不肯忘记任何人。
    “你来了。”女人声音沙哑,“我知道你会来。”
    陆鸣点头:“第九道波纹需要真名。可世上已无人知晓。”
    女人缓缓跪下,双手按在鼓面上,额头轻触冰霜:“那就让我替他们想起。”
    她开始唱一首从未听过的歌,节奏缓慢,音调悲怆,每一句都像从骨头里挤出来的记忆。歌词讲述一个名叫“禹离”的孩子,生于大旱之年,母死于产床,父亡于饥荒,被族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