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老朱:这两根朽木长出息了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咱说一遍。”
    朱老二率先说道:“我们初到宁阳县时,杨知县正在後衙里让人称着石灰石和粘土,後来才知道,这两种东西放在窑里烧完,晾凉之後再掺了沙子,用水拌匀后就能拿来修路,而且等路面阴乾以後就颇为结实,不惧车轧马踏。”
    “只不过,若是直接用来铺装路面,一时间谁都没办法凑齐整条路所需要的水泥沙浆,因此就只能一段一段的修。”
    “而且这东西不经暴晒,只能阴乾,所以,要修路的话就必须准备好足够多的草帘子,只要沙浆表面稍微凝固就要用草帘子盖上,要不然就会裂的一道一道的。”
    “杨知县还说了,这种路面既不像土路一样有太多的土,也不像“场”一样怕雨,可以在秋收时让百姓用来晒粮食,也算是多了一个用途。”
    朱重八朱皇帝眼睛一亮,说道:“只这一样东西,你们这趟就算没有白去。”
    朱老二和朱老三对於“道路”的理解终究还是浅显了一些,但是在朱重八朱皇帝看来,一条不惧车轧马踏的道路,一条不惧雨水的道路,简直就是用来调兵丶运送物资的最佳好路!
    一边琢磨着这种水泥路的好处,朱重八朱皇帝一边接着问道:“除了这种水泥路以外,你们还学到什麽了?”
    朱老三毫不迟疑的说道:“我们还学到了“不教而诛谓之虐”的道理。”
    朱重八朱皇帝好奇的“哦”了一声,问道:“那你给咱说说,什麽叫做不教而诛谓之虐?”
    不教而诛谓之虐,最早出自於《传·董仲舒传》,内容是: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虐政用於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
    而董仲舒之所以会说“孔子曰”,则是因为《论语·尧曰》当中提到:“不教而杀谓之虐。”
    除了《论语》之外,《荀子·富国》中也提到:“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亲属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险而百姓不一。”
    朱重八朱皇帝曾深感自己幼时没能读书,因此特意请了宋濂等大儒给皇子们上课,像“不教而诛”这种典故,宋濂等大儒自然也是讲过的。
    但是讲过归讲过,像朱老二丶朱老三还有朱老四丶朱老五这几个家伙就是典型的“顽劣之徒”,无论宋濂等大儒怎麽讲,这些家伙都是左耳朵进了右耳朵出,顶多就是在先生提问的时候应付几句。
    现在去了一趟宁阳县,朱老二和朱老三这两根“朽木”竟然能学会“不教而诛谓之虐”的道理,又怎麽能不令朱皇帝惊奇?
    这两根朽木长出息了啊!
    朱老二嘿嘿笑了一声,说道:“当时我和老三感叹那些治下遭受旱灾和蝗灾的知县老爷们应该吊起来打……”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