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伯温盘算着怎麽把某些人的九族老小送去法场,李善长却满脸愁苦的说道:“铁器案,孩童走失案,这两桩案子办下来,怕不是要有几百个空缺?”
朱标微微摇头,轻叹一声道:“几百个?光是一个莱州府,现在就已经牵扯进去十几个。”
“整个山东布政使大大小小的官吏,怕不是要牵扯一两百。”
“换到整个大明沿海一带,就算是牵扯进去一两千也不稀奇。”
李善长脸上的愁苦之色顿时变得更重。
愁人啊。
吏部原本就已经喊着人手不够。
朝堂和地方上的官员基本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萝卜要占两个坑。
现在又突然多出来一两千个坑,吏部又该上哪儿才能弄到足够的萝卜?
别指望洪武五年的科举。
因为洪武五年的科举还没有走完流程,即便走完了科举的流程,选拔出来的官员们也要先去六部诸寺实习半年,不止是人数够,时间上也来不及。
也别指望宁阳县学和登州府学的生员。
两所学校的生员才多少人?
连杯水车薪的说法都够不上!
朱标和李善长越想越愁,刘伯温却笑着说道:“殿下,臣有一计,可解此难题。”
朱标连忙问道:“计将安出?”
刘伯温捋着胡须说道:“这些个官员贪腐害民,虽千刀万剐亦不解其恨,直接把他们拉到法场,未免太便宜了些。”
“眼下国朝又正是缺少人手之际。”
“依臣之见,不妨先让他们戴枷办公。”
“白天让他们处理公务。”
“晚上戴着枷锁去牢房。”
“什麽时候有替换的人手了,再把他们拉到法场上走一遭。”
朱标和李善长顿时眼前一亮,刘伯温却又捋着胡须说道:“此事一出,可能会有人会说,这些罪官都已经戴枷办公,也算是赎了一些罪,应当从轻发落一二。”
“不过,臣觉得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让他们戴枷办公,多活一段时间,已然是天大的恩典,不应再说什麽从轻不从轻。”
朱标不禁和李善长对视一眼。
刘伯温疯了!
这老匹夫前几年还一副蔫巴巴的模样。
自从九族老小被人送到阎王殿里晃了几眼,刘伯温这个老匹夫就彻底不做人了。
瞧着刘伯温那副不值钱的样子,李善长先是和朱标对视一眼,然後直接撇了撇嘴,“青田兄的想法好是好,但是也不见得有多好。”
刘伯温微微一怔,李善长又继续说道:“那些人自知必死,他们还能用心处理公务?”
“或者说,他们明知必死,又会不会在临死之前再干出什麽破事儿?”
“比如说,他们会不会再跟其他的乡绅豪强勾结一处?”
“会不会再疯狂的敛财,甚至贿赂看守他们的狱卒?”
刘伯温微微皱眉,仔细琢磨一番后才开口说道:“只是杀光这些罪官,再补上他们空出来的缺,倒也不是没办法。”
随着刘伯温的话音落下,李善长直接向朱标使了个眼色。
朱标满脸堆笑的望着刘伯温,说道:“还请诚意伯为孤指点迷津。”
刘伯温先是说了句不敢,接着便说道:“这个事儿,还是得落在宁阳县。”
宁阳县?
李善长满脸惊恐的望向刘伯温。
大傻刘!
你想干什麽?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刘伯温好像没看到李善长的脸色,反而继续说道:“据臣所知,宁阳县就是随便抓个百姓出来都能识得五百多个字。”
“这些人未必能做官,但是做书吏肯定没问题。”
“还有女学。”
“宁阳县有女学,登州府有女学,京城也有女学。”
“虽然人数不算太多,但是凑一凑的话,也能凑出一两百个女生员。”
“反正驸马爷已经在宁阳县和登州府开了先河,不如顺势招募一些女生员,让她们也去做女书吏。”
“最起码京城这边可以跟着试行。”
“……”
刘伯温越说越兴奋,朱标却微微叹息一声,说道:“晚了。”
“我爹在宁阳县招募了一百一十二个良家子。”
“魏国公也在宁阳县弄走了一百多个人,其中有宁阳县衙的书吏,也有普通的百姓。”
“我娘……”
“我娘在宁阳县挑了几十个女官,眼下正在跟着公主府的家令学规矩。”
“总之,宁阳县那边是指望不上了。”
说起这个,朱标就一肚子的气。
自家那个爹得是有多不靠谱?
先是把自个儿扔在京城替他监国。
接着又跑去宁阳县抢人。
眼下朝廷和地方官府都面临人手紧张的难题,偏偏孤却没地方去抓人顶缺。
这上哪儿说理去?
想到这儿,朱标又忍不住开始羡慕老二丶老三和老四丶老五。
老二现在不仅在登州大学的工程学院里挂名,甚至还能在登州府那边参与他喜欢的基建。
老三直接跟着常家叔父跑去了辽东。
老四跟着徐家叔父跑去遵化。
老五赖在登州大学的医学院里研究他的医学。
孤呢?
孤哪儿都去不了!
生活不易,朱标叹气。
这个破太子,真是一天都不想当了。
朱标越想越气,又忍不住说道:“还有,登州府那边也别指望了,鄂国公在登州府也没少划拉。”
随着朱标的话音落下,李善长和刘伯温顿时傻眼了。
皇後娘娘和朱皇帝,他们已经提前把人给抢了?
行吧。
毕竟皇後娘娘和朱皇帝就在宁阳县,离得近,方便下手。
可是徐达和常黑子那两个老匹夫,他们跟着抢人也就算了,结果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当年并肩作战的兄弟情谊呢?
如今同朝为官的同僚之情呢?
都让这两个老匹夫给吃啦?
李善长越想越气,忍不住就冷哼一声道:“殿下,这事儿更好解决了!”
朱标微微一怔,李善长再次冷哼一声,说道:“徐达那个老匹夫是在主持北伐没错,但他还是中书省右丞相,眼下又恰好在遵化那边,山东布政使司那边缺官的事情,直接让他想办法解决就好。”
“抛开缺人最严重的山东布政使司,江南这边缺少的官员数量反倒没那麽多。”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