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青魔伊哭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百晓生其人,在江湖上也算颇有声名。
    “据说他是一位难得的智者,号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故称百晓。”在幽州城里寻了一间酒楼坐下后,郭嵩阳察觉天羽被那些江湖人的议论吸引,干脆与她介绍起来。
    天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这也太张口就来了吧,其他人居然还真信?
    郭嵩阳听出她语气里的讥诮,不禁笑道:“这江湖上的称号,论及来历,大多都有夸张,但他确实有些本事。”
    天羽闻言,便挑了挑眉,示意他往下说。
    她倒要听听,这个百晓生究竟有什么本事。
    郭嵩阳便讲了些百晓生替一些有过节的江湖人说和,以及帮助少林、丐帮等武林大派破案的往事。
    天羽:“听你这意思,他与丐帮和少林的关系都相当不错?”
    “他常居江南一带,与丐帮往来不多,关系只能说尚可,但与少林南支据说十分密切。”郭嵩阳道,“南少林心字辈的高僧,几乎都与他有交情,南少林更是将他奉为座上宾。
    他不说,天羽还真不知道,原来除了嵩山少林,这江湖上,还有一个南少林。
    北少林是中原武林的魁首,集天下武学正宗,按理说不会轻易分出一支。
    但唐朝初期,闽地沿海一带水寇横行,唐皇便派了时任少林方丈的一位高僧,与征讨水寇的大军同行,一起出发南下。
    后来水寇被镇压,那位方丈也奉旨留在闽地,在莆田当地选定一座寺院,作为少林南支,帮助朝廷教化百姓。
    从此,名满天下的少林寺,便有了南北之分。
    但闽地到底偏远,江湖上提起少林,指的多还是位于嵩山的北少林。
    “所以这个百晓生与丐帮和北少林交情不深,”她向他确认,“只是跟南少林关系很好?”
    郭嵩阳想了想,道:“可以这么说。”
    “那我就不明白了。”她啧了声,毫不掩饰自己对百晓生的不屑,“他既没有交游广阔到见过这江湖上的大部分高手,也没有德高望重到让所有人都信服,那他有什么资格给武林中的高手和兵器定排名?”
    而且还先放消息,任人议论,吊人胃口,而非直接公布排名。
    怎么看都像是自炒的套路。
    这不,才两个月不到的工夫,连辽国南京府都热议上了。
    “依我看,他整这么一出,多半没安什么好心。”她哂笑着下了结论,语气极不客气,“要么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能更进一步,要么就是想借这兵器谱挑起江湖争端。”
    “当然,也可能两者都有。”
    郭嵩阳闻言,愣了一下,才道:“你这么一说………………”
    天羽本来在等着他往下说,结果他起了个头,就忽然打住,不免叫她疑惑。
    一偏头,才发现他正盯着酒楼外面的街道,整个人的气势,也已变了。
    天羽一怔,当即顺着他的视线,朝酒楼外瞧去。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身材瘦削但高得可怕的人。
    此地虽有许多汉人,但毕竟是辽国的南京府,在这城中街上行走的,更多还是契丹人。
    契丹是游牧民族,普遍体格强壮,面宽阔,放在汉人堆里,往往极其显眼。
    然而此时此刻,站在街上,与郭嵩阳遥遥相望的那个人,却是比往来于他身侧的契丹人还要高上不少。
    但那种高不纯粹来自于体格,而是因为他的脸很长,脖子也很长。
    天羽穿越之前,在娱乐圈混的那十年,见过不少被人说是“马脸”的同行。
    她一直觉得,这只是一个夸张化的形容,但见到此人的这一瞬,她才明白,原来这世上,真有人长着像马一样长的脸。
    若只是马脸,倒也罢了,偏他还有一条长得离奇的脖子,脖上缠着一层白布,再配上白布上方那张发青的长脸,令他看起来诡异至极。
    “你认识?”她忍不住问郭嵩阳。
    郭嵩阳盯紧了那人,沉声道:“有过一面之缘。”
    说完又轻声补充,道出此人身份:“他是“青魔手‘伊哭。“
    青魔手伊哭,这名号在燕云一带极其响亮。
    据说他独来独往,神出鬼没,行事全凭心情,手里沾了不知性命。
    但比起他的行事作风,更有名的,是他的兵刃,即大名鼎鼎的青魔手。
    青魔手是一双铁制的坚硬手套。
    燕云一带盛传,伊哭曾远赴辽国上京,采金铁之英,淬以百毒,锻冶整整七年,才得到这一双魔手。*
    天羽上回从中原返回关东,路过幽州时,便曾听人议论过此人,说是他又杀了多少人。
    不想此次再临,就见到了本尊。
    她皱了皱眉,正想问郭嵩阳是不是跟这位青魔手有过节,便觉街上的伊哭,忽然将视线落到了她身上。
    下一瞬,长了一张青色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