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到底谁最快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郑泰成离开的时间不久。
    没过20分钟便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郑代表,这么快?”
    李璨宇有些诧异。
    按照半岛检察官办公的效率,郑泰成少说也要待上个半天左右。
    结果,这还没过20分钟就回来了?
    “20分钟还快?”
    李璨宇:“……”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想歪了,总感觉郑代表在开车……
    不过,看这情形,估计刚才检察官来也不是什么大事。
    “哈哈,刚说到哪了?”
    郑泰成笑着回到座位上,随手将桌上的凉茶倒掉。
    “说到我下部电影的问题。”
    李璨宇眼疾手快,连忙拎起旁边的紫砂壶,给他将茶续上。
    茶水在精致的瓷杯中泛起一圈圈涟漪。
    郑泰成看着渐满的茶杯,微微抬了抬手,点了点桌面。
    李璨宇会意,立刻停下了倒茶的动作。
    郑泰成端起茶杯,送到嘴边轻轻吹了吹,嘬了一口,问道:
    “对,下部电影有考虑了吗?很多东西都要提前筹谋的。”
    “有的,我前一阵从华夏买过来了一部小说的版权。”
    “华夏?故事大概讲的是什么?”
    李璨宇捋了捋思路,讲道:
    “故事讲的是两位女孩从13岁相识以后的友情故事。”
    “她们一个乖巧、安静,又有点孤独;另一个活泼、张扬,但又是个问题少女。”
    “她们虽然性格完全相反,但却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后来,安静乖巧的女生喜欢上了一个男生,而这个男生却喜欢上那个活泼张扬的女生。”
    “于是,两人便陷入了三角恋的关系。”
    “……”
    听完李璨宇讲述的故事梗概,郑泰成默默喝了一口茶,道:
    “有点俗套,但不狗血,这类型的故事更偏文艺向吧?”
    “是的。”李璨宇点了点头。
    “拍这个是要拿奖?”
    “呃,不是,我只是想……”
    李璨宇支吾着,难以启齿。
    他当然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为了捧李知恩才拍……
    《七月与安生》这剧本具有一定的艺术属性,但并不高。
    而从主题深度来讲,涉及到了友情、成长与自我认知。
    但并未有挖掘出很高的哲学和社会文化批判。
    比起那些剖析人性、社会阶层等复杂问题的电影来说,它的内涵比较浅。
    如果投递欧洲三大电影节,可能连入围都未必。
    郑泰成看着他这副模样,不由得笑了笑,话锋一转道:
    “璨宇啊,你的想法我能够理解,无非是赚了钱以后,拍一些自己想拍的电影。不过……”他话音顿了顿,放下手中的茶杯,正色道:“你应该知道华夏剧本在半岛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吧?”
    “您说的是河正宇前辈的那部电影吗?”
    “嗯。”
    郑泰成意味深长的说道:
    “所以,你可要谨慎啊,不要把刚积累下来的口碑全都败光。”
    两人所说的便是《许三观卖血记》这部作品。
    说起这部剧本,它的历程也是相当坎坷。
    早在2000年的时候,半岛这边就有制作公司慧眼识珠,买下了它的版权。
    最初确定的是姜闻自导自演。
    只可惜,这个计划因为剧本迟迟未能通过电影局的审查而夭折。
    这一等,就是整整十二年。
    直到2012年,该片才正式开始投入制作。
    然而,就在筹备阶段,原先约定的导演却因为其他项目而无法继续执导。
    这让制作方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版权即将到期,原著方拒绝延期;
    另一方面,临时换将,无疑会增加制作的风险和难度。
    经过深思熟虑,评估了多位导演后,制作方向河正宇发出了邀请。
    演员卡司也可谓是众星云集。
    河正宇自导自演,女主角是河智苑。
    还有成东镒、金成钧、尹恩惠、全慧珍等戏骨加盟。
    这样的阵容,无疑为影片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然而,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上映后,票房却没过百万观影人次。
    当然,票房并不能完全代表一部电影的质量。
    《许三观》的失败,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文化差异。
    华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是半岛所无法替代的。
    像那些年代剧或者古装剧,半岛民众根本没有足够的文化沉淀去支撑和理解。
    翻拍也只会是水土不服,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当然,不是没有成功的。比如翻拍《太子妃升职记》的《仁哲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