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苏秦配六国相印,李翊将六诸侯之兵(附当前势力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将军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
    “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言讫,老人竟泪流满面,哭倒于地。
    身后父老,亦纷纷跪地,向刘备称谢。
    刘备又惊又喜,做梦都没能想到河北之民如此待见自己。
    兴奋之余,难掩脸上笑容。
    “备寡德之人,何敢当老丈所言?”
    嘴上虽如此说,然刘备内心却激动不已。
    命人取来酒食绢锦,分赐给老人等一行人众。
    随后拉着李翊的手,一脸感慨地说道:
    “备起兵之时,亦未料想吾在河北能有如此名望!”
    李翊则一本正经地说道:
    “主公举仁义之师,吊民伐罪,百姓目光如炬,岂能不见?”
    “今可将百姓之语,传于全军,须知我等此行,是为义兵。”
    刘备大喜,即从其言。
    亲自到军中去,将适才发生的事告示全军。
    而李翊在则仍留河边,背着手,静静地望着清河之水。
    适才拜谒刘备的乡亲父老纷纷聚拢过来,老者至身后,纳头便拜:
    “参见郯侯!!”
    李翊慢慢的转过身来,将老者扶起。
    “老丈适才辛苦。”
    老人正色道:
    “能为郯侯效力,是我等之幸事也。”
    一妇人没能忍住,开口问道:
    “不知郯侯是否会屡行承诺,真能让吾儿当差?”
    老人闻言,狠狠地瞪了那妇人一眼。
    “此辈愚钝,言辞无状,郯侯勿怪。”
    老人在赔完礼后,自己又忍不住多嘴一句:
    “不知郯侯是否真能让吾儿,入朝廷当差?”
    李翊弯唇笑道:
    “此易事耳,诸位尽管放心。”
    “人无信不立,李某既许下诺言,又岂会失信于民?”
    没错,适才河边那场箪食壶浆的会面,正是李翊精心安排的“行为艺术”。
    若不然,就算刘备再是仁德,也不至于让河北土人“忘恩负义”到这种程度。
    毕竟袁绍刑法宽松,在河北还是很得民心的。
    李翊设计这场行为艺术,也是为了做舆论宣传。
    既安定我军军心,让他们知道自己是“义兵”,是“正义之师”。
    这种信念会支撑他们继续打下去。
    同时,也能慢慢化解河北人对徐州军的仇恨。
    因为人的心理就是从众。
    但其他郡县的百姓,听到其他乡民,夹道欢迎徐州军。
    下意识都会想,徐州军是不是不如传闻中那般可怕恶毒?
    这种舆论宣传攻势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就像袁绍也会批判河南贼军十恶不赦一样。
    而李翊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小,仅仅只是许诺了这些老百姓,给他们的子女谋个差事。
    值得注意的是,
    李翊并不是要卖官鬻爵,直接给他们官当。
    就像公务员,只要到不了副科级。
    它就永远只是吏,而不是官。
    李翊无非是给了他们一个正式编制,相当于铁饭碗。
    这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家里能出一个吏,已经算是光宗耀祖的事了。
    同时,李翊也开始大力发展间谍系统。
    之前也有发展,但事务繁多,李翊重心不在此。
    刘备也未在这件事上投入太多资源。
    如今诸事既定,在李翊的建议下,刘备终于开始重视间谍细作的作用了。
    曹操的军师祭酒郭嘉,就是负责曹操的间谍情报。
    李翊则将这项任务给了庞统。
    他是自己的功曹,汇报工作什么的,都比较方便。
    说庞统,庞统到。
    庞统出使关中而回,将他说马超的具体细节一一告诉了李翊。
    “哦?马超想要与吾见上一面?”
    “……是,学生回来时,闻说马超已经出兵,未知战况如何了?”
    “马超已经降了并州。”
    “……唔,竟如此神速?”
    庞统嘴巴微微张口,暗想不愧是先生看上的人物。
    果然还是先生有远见。
    他初见马超,只觉得这人徒有匹夫之勇。
    但他真的很勇,这么快就打下并州了。
    “并州幅员辽阔,又多匈奴异族,高干在时,亦多以怀柔之策抚之。”
    “马超未必能在并州久持,须赖我之力。”
    “今欲见我,必是想向我索取回报。”
    李翊澹澹地分析道。
    庞统眼眸一蹙,问:
    “……那先生打算给吗?”
    “自然。”
    李翊不假思索,“目今看来,整个北方之地,须用人代理治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