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刘备:先生之学识,超迈今世千载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216章刘备:先生之学识,超迈今世千载矣(第1/2页)
    却说李翊与马超于繁城外签订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清河协议》。
    李翊计较已定,正欲走时,马超忽然鬼使神差地拽住李翊胳膊,要与他结为异姓兄弟。
    此言一出,帐内诸人皆惊。
    张飞谓一旁的庞统道:
    “俺们平日多敬先生三分,这马超有何能耐,竟要与先生结为兄弟?”
    庞统亦未料想马超行事如此草率。
    我们都知道汉末战力最强的三大军团是并、凉、幽三州。
    再举一下这三个地方出身的著名兵头子,吕布、马超、公孙瓒。
    然后你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共同点,都是很能打,但脑子总是缺根筋。
    像吕布一见着刘备,就一口一个贤弟。
    马超归顺刘备的时候,一开始也是一口一个玄德。
    不过,吕布在被提点之后就不敢乱叫了。
    而马超半生诸侯,后半生行事也开始变得非常谨慎。
    几乎快赶上诸葛亮的“一生唯谨慎”了,人设前后之差距也会让人感慨岁月磨人。
    说起来,历史上的马超跟刘备还是儿女亲家。
    站在刘备的视角,他肯定是希望能够安抚好这个游子躁动的心的。
    而站在马超视角,他半生为枭雄。
    归顺刘备,寄人篱下后常怀危惧之感,便也真的收了心。
    所以常人有说马超,就是一个刘备成功收服的吕布。
    但马超的影响力肯定是要远大于吕布的。
    吕布除了自身部曲外,已无更多帮助。
    但马超除了带资进组外,人家在凉州还有巨大影响力。
    用刘备的话说就是,“氐、羌率服,獯鬻慕义。”
    所以刘备称帝后,不仅封了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还给他进封了斄乡侯。
    马超想与李翊结义,其实也是心怀危惧。
    毕竟人生地不熟地跑到并州来创业,心里始终没有一个底。
    “……此等大事,不可武断处理。”
    “待吾处理完河北事务后,再与孟起商议此事何如?”
    李翊给了马超一个折中的建议。
    马超有了李翊的保证,当下也不再强求,只道:
    “愿君侯勿忘今日之言!”
    随后,李翊命庞统入马超军中辅之。
    又增益了些粮秣给马超军。
    马超撤去繁城之围,领兵往并州方向去了。
    繁城之围既解,李翊遣使致书袁谭。
    随后,主动将军队撤出了魏地。
    袁谭得书,见李翊帮他解了繁城之围,又闻说他已经领兵退出黄河。
    不免大感惊奇,即遣人去探查。
    探马回报说,李翊的确已经领兵撤回到黄河以南了。
    袁谭闻讯后,惊喜连连,顾谓左右人道:
    “李子玉真君子也!”
    ……
    这边李翊领兵渡河,回了白马前线。
    白马守将乃是曹操留下的吕虔,见着李翊大军回来,急邀之入城。
    并设宴款待,又问:
    “君侯此次北上征讨袁氏余孽,因何速归?”
    李翊解释道:
    “袁氏树大根深,非一日可图。”
    “吾此次进兵,战略已成,当收兵回徐州矣。”
    吕虔闻言大惊:
    “君侯要走?”
    李翊点了点头,他此次出征的战略目标总共就三个。
    第一,抢割魏地粮食。
    这既能补充徐州捉襟见肘的粮食危机。
    也能削弱袁氏实力,袁尚为了供养魏地百姓,不得不从别郡调转粮食。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当冀州百姓过得困苦后,自然会渐渐地与袁氏离心离德。
    毕竟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
    当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时,谁关心你统治者是谁?
    当然了,李翊此举严格上说也不算抢老百姓粮食。
    因为这些粮食即便他不去割,也都是被袁氏政府给收上去。
    那些种地的百姓只是佃农,政府与地主豪绅拿大头。
    底层百姓只会留够不被饿死的量。
    政府将粮食收上去后,除打仗之外,一部分会将之流入市场。
    让寻常百姓购买回去,不被饿死。
    当然,这只是和平时期。
    第二个战略目标,就是打击袁氏。
    如今袁氏新老交替,正是人心不宁之时。
    李翊此次出征,连续挫动新君袁尚的锐气,这极大损害了这位新君的威信。
    不仅能够加深袁谭争夺大位的决心,也会使河北百姓对这位新君产生质疑。
    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袁尚在北方的统治。
    第三个战略目标,那就是借力打力,以兄弟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