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天枢、卧龙、凤雏,拉动天下的三驾马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却说刘备在徐州大搞“招贤大会”,竟意外遇着鼎鼎大名的水镜先生司马徽。
    其不仅为自己的谋主李翊冠以“天枢”之名,更是力荐了琅琊诸葛氏。
    刘备已得天枢、凤雏两颗明星,而如今的卧龙也近在咫尺。...
    袁尚在邺城的统治愈发稳固,他的声望也达到了巅峰。然而,他深知曹操和刘备并不会甘于失败。因此,他必须未雨绸缪,制定更为长远的战略。
    李翊继续说道:“主公,如今我们虽已占据中原核心地带,但周边仍有诸多不稳定因素。尤其是曹操退守谯县后,其势力虽被削弱,但仍不可小觑。而刘备方面,表面上与我们合作,实则暗中积蓄力量,意图不明。我建议,我们应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加强对谯县的军事压力,彻底摧毁曹操的根基;另一方面密切监视刘备动向,防止其趁机反扑。”
    袁尚点头称是,随即命令庞统负责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庞统沉思片刻后道:“主公,针对曹操,我们可以派遣张颌率精兵两万,从徐州方向施压,迫使曹操分兵防御;同时命高览带兵一万五,沿淮河一线推进,切断曹操与寿春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曹操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我们便可集中优势兵力将其一举歼灭。”
    袁尚听后大喜,当即下令执行。与此同时,他对刘备的态度也愈发警惕。他秘密召见亲信谋士田丰,询问如何应对刘备可能的背叛。田丰分析道:“主公,刘备素以仁义自居,但实际上却是个野心勃勃之人。他之所以暂时与我们合作,不过是因为曹操仍是共同的大敌。一旦曹操被消灭,他极有可能转而对付我们。为了防患于未然,我建议您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拉拢江东孙权,形成掎角之势,牵制刘备;另一方面,在边界地区部署重兵,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袁尚采纳了田丰的建议,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江东,试图说服孙权与自己结盟,共同对抗刘备。使者见到孙权后,详细阐述了当前局势:“孙将军,如今曹操已被袁尚打得溃不成军,只剩下谯县一隅之地苟延残喘。而刘备虽然表面上与袁尚合作,但实际上却暗中扩张势力,意图染指江东。若袁尚与孙将军联手,则可彻底消除北方威胁,同时遏制刘备南下图谋。”
    孙权听完后陷入深思。他明白袁尚所言不虚,但也担心与袁尚结盟会让自己卷入更大的战争漩涡。最终,经过反复权衡,孙权决定采取模糊态度,既不明确拒绝袁尚的提议,也不完全答应。他回复道:“袁公之言甚是有理,然江东内部事务繁多,尚需时日整理。待时机成熟,定当与袁公共商大事。”
    袁尚得知孙权的回复后,虽然略感失望,但也并未过分强求。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解决曹操的问题。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到对谯县的围攻之中。
    张颌率领两万精兵从徐州方向发起进攻,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攻克数座城池。曹操闻讯大惊,急忙调集部分兵力北上迎战。然而,就在曹操主力刚刚离开谯县之际,高览已经率军沿淮河一线迅速推进,成功切断了谯县与寿春之间的联系。
    此时的谯县,犹如一座孤岛,被袁尚的大军重重包围。城内粮草日渐匮乏,士兵士气低落。曹操多次尝试突围,均未能成功。眼见形势危急,他不得不派人向刘备求救。
    刘备收到曹操的求救信后,召集众谋士商议对策。诸葛亮分析道:“主公,曹操如今已是强弩之末,若我们出兵相救,不但无法挽回败局,反而会使我们自身陷入困境。依我之见,不如按兵不动,坐观其变。待曹操覆灭之后,我们再相机行事,或可从中渔利。”
    刘备听后深以为然,遂下令全军原地驻守,静观其变。
    与此同时,袁尚亲自督战,指挥大军对谯县展开猛烈攻势。城墙上箭矢如雨,滚木擂石不断落下,双方激战异常惨烈。经过数日苦战,袁尚终于找到突破口,成功攻入城内。曹操仓皇逃窜,仅带着少数亲信突出重围,一路向东南方向撤退。
    袁尚大获全胜,随即下令全军休整,并派遣使者前往各郡县宣布胜利消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他也清楚地意识到,曹操虽然暂时失败,但只要他还活着,就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回到邺城后,袁尚再次召开会议,商讨下一步行动计划。李翊建议道:“主公,如今曹操虽败,但其残余势力仍在。我们应该乘胜追击,彻底铲除曹操的根基,以免后患无穷。另外,对于刘备,我们也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要么将其纳入我们的控制之下,要么就干脆与其决裂,避免其发展壮大。”
    袁尚沉思良久,最终决定采取双线行动。一方面,他命令夏侯?率精兵三万,沿东南方向追击曹操,务必将其斩草除根;另一方面,他派遣赵云带领两万大军,秘密进驻汝南一带,密切关注刘备动向,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夏侯?领命后,立即率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