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万之众。”
“都督可是有十全把握,定能在月余之内击破袁军?”
李翊扯出一抹笑容:
“子龙乃是实诚君子,此事我便与你说了。”
“实不相瞒,我军中粮已尽矣。”
那这!!
赵云脸色大变,“行军以粮食为重,军中粮尽,都督如何敢许下如此重诺?”
李翊苦笑道,“兵行险着,若不许下此承诺,兵士如何继续坚持?”
“况子龙自青州运粮而回,不正解我燃眉之急么?”
唔……
赵云听到这话,暗自庆幸自己赶来的及时。
好在一切都在先生的料算之中,真是太险了。
“可饶是如此,我闻豫州失控,曹营断绝粮草,彼军中之粮俱赖我军供应。”
“云自青州筹办的粮草,若要供应两军大营,恐难支一月。”
“……足够了。”
李翊信誓旦旦地点头,“且再等等,吾为此战,筹备多年,断不能在此功亏一篑。”
无论形势有多艰难,李翊始终强忍着找袁军打打决战的冲动。
尽管打打决战,河南军并非一点胜算没有。
但河南毕竟输不起……
所以即便要打,就一定要保证能够打赢。
“……先生说要等,是要等什么?”
赵云虽才刚来官渡,但立马被当前严峻的形势给带紧张了。
他自己也没想到,官渡之战如此残酷。
两军主帅,只要谁犯一个错误,立马满盘皆输。
残酷,太残酷了……
“等候时机!”
李翊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便重新走出营帐。
背着手,望了一眼皎白的月空。
赵云跟出帐来,立在李翊身后,与他同赏秋月。
……
又过二十日,两军继续相持。
这段时间里,袁军与盟军也交过几次手。
但大多是点到为止,仅为试探,不痛不痒。
似乎两边都不敢再犯错了。
眼看一月之期便要到了,不论是曹营将士,还是刘营将士都越来越兴奋。
他们感叹这场仗终于要结束了。
但只有知道真相的赵云,此刻却心急如焚,他急急忙忙找到李翊。
“……先生,我军中粮食已不足三日。”
“先生还在等什么?”
因为李翊是总督整个盟军的军务,所以在粮草一事上,是严密封锁消息。
即便是最高领导人的曹操、刘备,李翊也仅仅是以敷衍的态度告诉他们,粮食还没吃完。
之所以隐瞒,还是为了防止别外生枝。
一旦消息泄露,士气立马就得崩溃。
就在赵云与李翊交谈之时,忽报有一军自南方而来。
李翊问是哪一军,人报说是宛城张绣。
原来,此前汝南叛乱之时。
李翊出动五路兵马前去平叛。
曹仁一路,关羽一路,郭贡一路,张绣一路,吕布一路。
总共五路兵马。
这五路加在一起,虽未完全将汝南的叛乱平息,但成功掐住了其扩散之势。
局面基本稳住,张绣身在汝南,大感不安。
于是问计于贾诩,贾诩便建议张绣以为国讨贼为由,前往官渡前线助力。
张绣从前言,率本部兵马,赶到了官渡。
李翊便亲自出营接见。
当初是李翊亲自出面斡旋,缓和张绣与曹营的关系。
张绣感念李翊的恩德,对他也是十分尊敬,一照面便与之见礼。
李翊便将张绣请入帐内,更令他在意的,还是张绣身旁那名老者。
年约五十出头,面容清瘦,然双目炯炯却有神。
李翊遂问:
“张将军身后所站者何人?”
那名老者遂主动出列,拱手答:
“凉州姑臧人贾诩,字文和,见过大都督。”
李翊闻言,抚掌笑道:
“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遂命设座,为二人斟酒。
贾诩从容就座,与李翊交谈,表达了自己对李翊这位名士的敬仰。
饮罢过后,李翊又单独邀请贾诩相见。
贾诩不疑有他,欣然相从。
“此间只大都督与诩二人而已,更无六耳。”
“大都督有何难处,尽管直言。”
贾诩开门见山问道。
李翊暗暗称奇,心道这老狐狸果然精明,一眼看出来自己有事。
“善!窃闻名士阎忠谓先生有张良、陈平之奇,李某佩服不已。”
“……呵呵,大都督过奖了。”
“老朽这点微薄才识,比之大都督,才识真正的萤虫之光比当空皓月。”
李翊一伸手,道:
“诶!文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