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半渡而击,马超一战降并州;袁神谢幕,兄弟之争起腥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延误战机?”
    “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等到父亲命令下来,河东早已沦陷。”
    “朝廷岂不怪罪我凉州人耶?”
    马岱见此,只得相从。
    马超遂起万余精兵,直奔河东而去。
    由于部队中多为骑兵,兼之离得近,未行几日,便赶至河东。
    司隶校尉钟繇,闻说西南方有大队人马过来,又惊又喜,谓左右人道:
    “吾遣使去往凉州,不过半月。”
    “彼如何来的如此快耶?”
    钟繇自己其实也挺奇怪的,按理说他派出去的使臣到陇西去见马腾,往返少说二十多天。
    结果这才半月不到,大军都直接过来了。
    不过只要来的是援军,钟繇也不想在意那些细节了。
    即亲自出城,接见来客。
    马超与之见礼,钟繇知他是马腾之子,即将目前的情况告知。
    现在河东主要面临三路兵的威胁。
    一路是袁绍外甥高干的并州人马,一路是河东太守郭援的兵马。
    最后一路则是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亲自所领的兵马。
    三路兵马加在一起,少说四五万之众。
    人数差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不过马超暗想,李子玉官渡、仓亭两战。
    先后击破袁绍六十万人,八十万人。
    虽不知这个传言是不是真的,但两场都是以少胜多是不争的事实。
    既然李翊可往,我马超亦可往!
    马超正是年轻气盛之时,有意向李翊看齐,遂充满豪气地对钟繇说道:
    “请钟校尉宽心,吾视袁氏之兵如草芥耳,胡虏于吾而言更是插标卖首。”
    “若彼敢来犯河东,吾必叫其有来无回!”
    钟繇亦知马超勇力过人,只是缺乏智谋引导。
    遂一面应和他道:
    “将军英勇,不减吕布。”
    一面又委婉地向他进言献策:
    “繇以为,高干势大,必主动来攻。”
    “不放先至汾河处扎营,以逸待劳。”
    “然后图之。”
    马超欣然从之,即将所部之兵,置汾河处。
    令人砍伐树木,立起排栅,设作大寨。
    未有几日,人报高干、郭援、呼厨泉引大军十五万来攻河东。
    大军于汾河对岸驻扎,高干命郭援为先锋,领他先渡河取河东。
    郭援遂领本部河东兵马,准备船筏,修起舟船,准备渡河。
    马超得知消息后,便要领兵出击。
    钟繇急止之曰:
    “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
    “今彼兵兵强,吾兵兵少,彼必轻吾军。”
    “若其渡汾河处扎营,我等便可半渡而击。”
    “至其未济时而击之,可大克也。”
    按照《孙子兵法·行军篇》里所解释的半渡而击,就是敌人刚上岸,阵型还没摆好。
    如果主动攻击,便能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马超欣然从之,先叫军士提前做好准备,遣人观察河对岸的动向。
    未久,果然报说郭援轻而无备,冒然渡河。
    马超大喜,“果不出钟校尉所料。”
    遂起全部兵马,又命庞德为先锋。
    居高临下,至待郭援军上岸。
    郭援军做好舟船,比及人马到河口时,日光初起,正欲上岸。
    忽听得河对岸人喊马嘶,大队人马,蜂拥而来。
    郭援骇然失色,急问左右,何事喧哗。
    须臾,一小将飞奔至郭援身边,拜道:
    “禀报府君,河对岸出现了大量贼军!”
    郭援急按立船头观之,果见大量人马蜂拥而至。
    为首一将,面如傅粉,唇若抹朱。
    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
    手执长枪,策马当先。
    郭援又惊又怒,忙扬鞭指道:
    “此小郎是谁?”
    左右或有识得马超者,纷纷惊呼:
    “西凉锦马超也!”
    “西凉锦马超也!”
    马超?
    郭援瞪大眼睛,这儿是年少成名,兼之河东离凉州又近。
    他也听说过马超的威名。
    “人言马超之勇,不下吕布。”
    “今日观之,这西凉之兵,果然人人勇健,个个英雄。”
    郭援发出一阵感慨,已经有点后悔自己先过河来打头阵了。
    但是没办法,三人之中,他官儿最小。
    他不打头阵,谁打头阵?
    郭援忍不住回头,遥望了眼身后的高干、呼厨泉。
    这两大爷正在河对岸观战呢。
    他暗想万一自己打不过,高干、呼厨泉手里还有兵,应该能来救自己。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恰逢此时,左右人纷纷过来劝郭援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