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昔者李翊将兵,无敌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么多人,救不得这一处火?”
    淳于琼气得破口大骂,须发倒竖,目眦欲裂。
    “将军!”
    眭元焦头烂额,灰头土脸地跑了回来。
    由于太过仓促,就连自己的战袍都被点着了。
    眭元进只得脱下战袍,扔在地上,对淳于琼说道:
    “将军,火势太大,止不住了!!”
    “放屁!放屁!!”
    淳于琼唾沫星子横飞,咬牙切齿道:
    “这火纵是祝融放得,今日也得给我止住。”
    “若不然,我砍你的头!”
    赵叡在一旁劝道:
    “淳于将军,我们在救火,贼军在放火。”
    “这火永远也熄不了,依我看,非得先灭了贼军。”
    “再一齐救火,才是上策。”
    淳于琼觉得有理,即纳赵叡之言。
    下令众将士不要再救火了,免得像无头苍蝇一般乱窜,不知道该做什么。
    众人合兵一处,全力围剿李翊军!
    乌巢守军虽然散漫,但等命令统一了之后,众人一下子便找着了方向。
    干就完了!
    “大都督,贼军人数增多了!”
    早有小兵跑来向李翊汇报。
    李翊手提长剑,大声喊道:
    “怕什么?”
    “刀枪剑戟俱可冲我来!”
    话落,李翊将长剑重重地插在地上。
    以手指剑,朗声道:
    “李某就站在此处,绝不后退半步!”
    “尔等可速速向前杀贼!”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箭矢乱飞。
    有流矢自李翊颊边划过。
    许攸大惊,连忙上前拉住,将他往人群之后拉。
    “子玉,避箭!”
    李翊一把将许攸推开,嗔目怒道:
    “战场之上,岂有后退之理?”
    “李某既许下此诺,就绝不后退半步。”
    “但有流矢飞箭,可俱冲我李翊而来。”
    “尔等要么向前杀敌,要么便让贼军将你们的都督射死在这里!”
    众军士闻言,无不慷慨激昂,士气大振。
    抖擞精神,奋勇向前厮杀。
    两军混杀在一处。
    金戈相撞,血肉横飞。
    战马嘶鸣,士兵哀嚎。
    赵云持枪突入人群之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给我顶住!”
    “不许退!不许退!”
    淳于琼声嘶力竭的大吼,见有不少袁军已心生怯意,遂掣剑连斩了数员逃兵。
    他万没想到,这河南军的战力竟会如此之强。
    这种强大,不是一种武力的强。
    而是一种势能的强。
    这些士兵,一个个奋不顾身,忘身死战。
    几乎全是奔着拼命来的。
    他们就好像是脑子一热,为了一股劲而来。
    仿佛在说,我可以不活,但你必须死。
    淳于琼打了一辈子仗,勇猛的士兵也不是没有见过。
    但像这种不要命的兵子,他确实是第一次见着。
    究竟是怎样的意志力,支撑着他们的身躯向前?
    ……
    这边乌巢正打的如火如荼。
    天大的动静,早已惊动了不远处的袁军大营。
    早有探马将乌巢军情,报给袁绍。
    袁绍于睡梦中被惊醒,即披甲出营来看。
    遥遥便望见正北上,火光满天,浓烟直飞。
    袁绍也顾不得盘查,急召文武诸官齐来帐中,商议遣兵救援之宜。
    张郃、高览等将,闻说是李翊亲自领兵前去乌巢劫营的消息,齐齐向袁绍谏言道:
    “李翊足智多谋,用兵如神。”
    “更兼河南兵精,此去必破琼军,下乌巢。”
    “若琼军破,则主公事去矣。”
    “宜急引兵救之,不可延误。”
    话落,张郃与高览一齐拱手:
    “某与高览(张郃)同往救之,必能解乌巢之急!”
    袁绍从其言,正欲命张郃、高览领兵去救乌巢。
    郭图却在旁侧,摇了摇头:
    “非也非也,郃之计非也。”
    在郭图看来,人家打哪你救哪。
    这技术含金量体现在哪?
    “我有一计,可生擒曹刘!”
    袁绍忙问,“快说!”
    郭图乃快速说道:
    “李翊亲往劫粮,精锐尽出,官渡大寨,必然空虚。”
    “派兵救乌巢,擒得李翊有甚好处?”
    “明公之大敌乃曹操、刘备也,非是李翊。”
    “今可纵兵先击官渡大寨,李翊闻之,必速还来救。”
    “此乃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不救而自解,郭图觉得他这个计策明显更有技术含量。
    张郃急忙争辩道:
    “李翊多谋善断,今既总督两军军事,岂无便宜行事之权?”
    “彼既然外出,必为内备,以防不虞。”
    “官渡大营固而难攻,今若攻官渡而不拔。”
    “而淳于琼等皆见获,吾属岂非尽为虏乎?”
    张郃争辩的也是有理有据。
    乌巢关乎袁军剩下的粮食,如果你不去救,结果官渡也没打下来。
    那咱们岂不是一点优势都没了?
    全完犊子了!
    这是一道选择题。
    到底是救乌巢,还是派兵去偷官渡。
    时年五十二岁的袁绍,再一次来到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抉择中来。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袁绍身上,等待他下达命令。
    最终袁绍下定的决心是——
    我全都要!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