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昔者李翊将兵,无敌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等!先生,如俺没听错。”
    “……先生是要亲自去劫乌巢?”
    听张飞这么一说,众将才反应过来。
    对哦,大都督居然是亲征。
    “火烧乌巢,遣一大将即可。”
    “都督乃千金之子,何必冒此风险?”
    黄忠生怕恩人有失,开口劝谏。
    不止是黄忠担心,几乎是所有徐州阵营的将军们都在担心。
    他们并不相信许攸。
    李翊怎么能够仅凭许攸的一席话语,便轻易地涉入险地?
    万一是人家的计策呢?
    万一是人家的圈套呢?
    李翊爱兵如子,军中威望极高,他一旦有失,整个河南军营的士气都要崩溃。
    所以当黄忠开口之后,剩下的将领们也担忧地劝说李翊不要亲自去。
    咱军中又不是没有人才,交给他们不就行了?
    “正因此去甚险,吾才非去不可。”
    “若不亲往,此事难成。”
    李翊坚定信念,向众人解释。
    官渡之战已经来到了最为紧要的时候了。
    李翊接下来的这场军事行动,是成了就赢,不成大家都得死。
    属于关键时刻的一锤子买卖。
    尤其李翊要去的地方,是敌人的后方。
    中间会有层层设防和干扰,派别人去就很容易虚了。
    一旦他信念不坚定,就会使盟军陷入万劫不复,错失千古良机。
    诚然,徐州将领可能百分之九十九不会中途打退堂鼓。
    但哪怕是百分之一的风险,盟军也不能赌。
    那么有谁是会百分百坚定信念,将乌巢之战打到底的呢?
    那当然是,下达这个命令的李翊本人了。
    只有李翊清楚,乌巢之战有多重要,须要打到哪种程度。
    他为此准备了很多项工作。
    他会将它完成的很好,每一步都不会出错。
    正如往常一般。
    在做好思想工作之后,李翊又请来贾诩、荀攸。
    “两位先生乃是智者,就请辅佐张将军他们同守大营。”
    张飞在一旁说道:
    “可要先知会俺兄长一声?”
    李翊道:
    “主公大营向南去数里路程,此时争分夺秒,不可多耽误。”
    言讫,将刘备所赐的鸳剑取出,拿在手里:
    “主公赐我雄剑,许我便宜行事之权。”
    “益德当听我号令,不可冒然行事。”
    古代的大营,类似于城邦,一座连着一座。
    刘备、曹操两人的大营自然是在后方。
    张飞乃拱手称喏。
    李翊又见位于前线大营,曹营代表的曹洪请来,将倚天剑拿给他。
    “若袁军过来劫营,攻打官渡大寨。”
    “就请子廉将军,协助张将军同守此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4章昔者李翊将兵,无敌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见(第2/2页)
    曹洪活动了一下伤臂,这些天养伤都快给他憋出病了。
    莫说李翊有曹操所赐的倚天剑,曹洪本就该听他的号令行事。
    单说李翊此前将华佗荐给他,帮他治好了伤臂。
    别说,真的一点儿病根没落下。
    冲这份恩情,曹洪都很乐意为李翊帮帮场子。
    “末将领命!”
    曹洪躬身领了命。
    李翊既筹计已定,诸事吩咐完毕后,乃上马启程。
    五千凉、幽二州,本时代战力最强的骑兵,鱼贯出了盟军大营。
    ……
    是夜,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张绣引西凉铁骑在后,公孙续、赵云引幽州铁骑在前。
    李翊与许攸,引着少量步兵在中军处。
    皆束草负薪,俱打着袁军旗号。
    乘着夜色,从小路去偷袭乌巢。
    路上,
    张绣有意跟这位当世红人交好,忍不住上前问道:
    “大都督,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
    “都督身负两军军政,怎好亲往险地?”
    李翊只淡淡地回道:
    “许攸此来,天败袁绍。”
    “况我军军粮不给,难以久持。”
    “若不用此计,只能坐而待困。”
    张绣望一眼走在前方的许攸,又小声问李翊道:
    “倘许攸有诈,在前方设伏,如之奈何?”
    李翊两眉一蹙,正色道:
    “彼穷途来投,又何见疑乎?”
    “今孤军深入,冒险劫粮之举,乃吾独断之行。”
    “若不能成,情愿战死沙场。”
    “今计在必行,将军可约束手下人,教其勿要生疑。”
    张绣虽然很早就听说过李翊的名声,两人也有交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