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李翊才是全职高手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得同县的曹氏、夏侯氏的。
    但他们赶上了游戏版本,遇上了天下大乱。
    许氏靠着以许褚为首的青壮年,带领乡里人抗击贼寇。
    由此名声大噪,不少乡间游侠,平民百姓纷纷过来投靠。
    一下子便壮大了许家的实力。
    不过,许氏的修筑的坞堡,并非建在谯县城内。
    而是修筑在了山谷里,两面高岗,背靠河流。
    中间只一条出口,为得就是防范贼寇。
    只要能利用好地形,是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抵挡数万黄巾贼的。
    很快,李翊、赵云等人到了坞堡。
    尚未进去,
    只见数百名青壮身披甲胄,有条不紊地出来,排开阵势,严阵以待。
    有人不满地说道:
    “这许褚邀我等请来,却摆满刀兵。”
    “此岂是待客之道耶?”
    李翊倒觉无所谓,出言安慰众人道:
    “许氏兼顾满城百姓安危。”
    “我等领军士前来,彼对我等有所防备也属情理之中。”
    很快,许褚从坞内走出。
    但这次,他单手拖了一头肥牛出来。
    尽管早就听说过许褚有倒拽牛尾的力量,可当亲眼见到时,还是暗觉心惊。
    很快许褚走至近前,向李翊单膝拜道:
    “此前多有得罪先生,还望先生海涵!”
    李翊慌忙下马,上前扶起许褚。
    “不知者无罪,况此前我等来时,亦多有失礼之处。”
    “该仲康海涵才是。”
    许褚正色答:
    “先生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也。”
    “辅佐左将军,保境安民,荡除贼寇。”
    “勤王护驾,保扶天子,匡扶汉室,幸驾陈地。”
    “先生于社稷有再造之功,褚心知实是仰慕不已。”
    “恨不能随先生左右,共成大事!”
    许褚前后的态度差异,令李翊也颇为惊讶。
    暗道许褚此前进坞时,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许褚回到坞内,即把刘备领军来汝南的消息告诉了族人。
    许褚这一脉,以其兄长许定为主。
    他们召集其余宗室,一起探讨许氏出路。
    乱世之中,各大家族都要买股投资,押注一方诸侯。
    许氏自然也不能排除在外,宗室里,主要分为两大派。
    一派,自然是心向曹操。
    理由也很简单,
    曹操与他们是同乡,其中县内的夏侯氏、曹氏在谯县颇有影响力。
    投靠曹操,乃顺应时宜。
    但这一派的主张,也遭到了部分族人的反对。
    理由也很简单。
    曹操的基业在兖州,谯县距离兖州隔着一个陈国、梁国。
    如果他们投靠曹操,那万一遭到其他诸侯的打击报复,曹操未必能够第一时间来救他们。
    虽然曹操已经把治所迁到了豫州的颍川,但颍川距离谯县,依然隔着一个陈国。
    现在天子已经迁都到陈地来了,曹操就更难攻打陈国了。
    基于这个原因,使许氏家族有部分人,对投曹产生了质疑。
    像李典的家族,乘氏李家,人家家业就在兖州。
    吕布造乱时,李家敢放心与吕布作对,因为曹操能够第一时间前来救应。
    但许氏若遭到其他诸侯打击,曹操能第一时间来吗?
    所以,许氏宗室中又分出了第二派,即投刘派。
    理由也很简单,刘备离得近。
    刘备表奏的沛相陈珪,靠着家族影响力,已经掌控了沛国北方大部分领土。
    若是许氏有难,刘备可以第一时间支援过来。
    若是投靠曹操,搞不好他们还得举家搬迁,离开沛国故土,饱受迁徙之苦。
    但刘备的手已经伸到沛国来了,投刘,他们可以保住沛国的家业。
    更别说,现在是刘强曹弱,投刘明显更有前途。
    胳膊拧不过大腿。
    许氏宗族里面,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投刘。
    许定许褚兄弟也算是宗室中比较有话语权的人物,他们也认为投刘才是顺应天时之举。
    像沛相陈珪,靠着祖上“三君”的名望,加强了对沛国的统治。
    北方已有不少郡县投靠到徐州阵营里去了。
    剩下的,基本上也投靠了袁术,曹操。
    只有少部分像许氏一样,还在观望形势的。
    现在李翊带兵前来,许家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契机。
    商议既定,许褚便亲自去抓了一头肥牛,来进献给李翊。
    一为请罪,二为示好,表明许家的态度。
    李翊反应倒也快,察觉到许家态度暧昧,当即握住许褚的手表示:
    “仲康年少成名,豫州之民无不闻仲康英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