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能是如此。”
孙策叹了一口气,心中默默祈祷自己今日的决定,将来不要后悔。
“不过历阳方面,须遣人说一声。”
“就说若徐州军果真来攻,不必抵抗,任由他们进驻历阳。”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料陈元龙白得了历阳,不会截住江水,不放孙香他们过江。”
众将从其言,接着去筹备南下的战事了。
程普自亲自渡江前往历阳,知会孙香等人,莫要抵抗徐州军。
白白浪费手中兵力。
……
……
时间快如飞梭,很快来到了四月份。
按照李翊秋收后全面开战的构想,徐州还剩下不到半年的准备时间。
这期间,李翊主要做的,就是跟鲁肃、孔融等人大肆征发民夫。
这也是打仗烧钱的原因之一,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
后勤你不得不用民夫,民夫你不得不给钱。
而最重要的是,民夫被征发了,会导致民间劳动力的缺失,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
所以越是大规模的战事,持续得越久,越是伤国力。
李翊为了筹备这场覆灭袁术的全面战争,足足要筹备三年之久,才敢动手。
首先,仅是为了照顾广陵陈元龙这一路兵马,少说得征发一万五千名民夫。
至于汝南方向的主战场,民夫至少三到五万不等。
其中有部分人,可以直接用此前在汝南俘获的黄巾军士充数。
除了民夫的征发之外,最最重要的是便是粮草供给,这也是为了后勤保障。
这几月下来,李翊委托典农校尉鲁肃,让他严格管控粮食配给,禁止粮食外流。
又托了别驾麋竺,请他再拨一笔款下来,大肆购买猪、牛、羊、鸡、鸭、蛋等肉类。
为得就是给士卒加餐,补充蛋白质。
士卒每天都在高强度的训练,如果再不吃好点儿,难免怨声载道。
此外,军械、甲胄、投石车等战场装备,也在紧锣密鼓的打造。
仅三月份的支出,就高达一千五百多万钱。
刘备这辈子还从来没打过这么大规模的仗,从未意识到大规模战争竟会如此烧钱。
心头还是有点肉疼的。
但李翊出来劝导他,为了淮南战事,必须要咬牙忍一忍。
徐州的大动作,肯定是惊动了周边诸侯的。
首先是北方的袁绍,发觉刘备在徐州动员出了大量人马,并且囤积了大量粮食、器械。
肯定是要有大动作了。
袁绍与刘备现在是盟友关系,他倒是相信刘备不是来打自己的。
但是他却惊讶的发现,徐州能够动员出来的兵力,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这貌似不像是遭到过两次屠城的徐州,所能动员出来的兵力啊。
“刘玄德有骁名,在徐州甚得众心。”
“此前其举奏我儿为茂才,我便默许其接领徐州。”
“今其在徐州势力似乎非两年前可比,我等是否还要维持与刘备的盟友关系?”
袁绍召集诸大臣至正殿来议事。
许攸与李翊关系甚好,不久前李翊又差人送了几辆载满钱粮的牛车过来。
请许攸在袁公面前多美言几句。
并且向许攸保证,徐州从未想过要与河北争雄。
实在是因为袁术倒行逆施,徐州不忍见众生疾苦,这才吊民伐罪。
这也是为了袁公着想啊……
许攸在受了李翊的好处之后,本就满心欢喜。
兼之李翊言之凿凿,一再表明徐州远远比不上河北。
他李翊更是山野庸才,与河北诸谋士相去甚远,哪里敢有北望之心?
许攸遂更加放心,对袁绍劝谏道:
“今刘将军在徐州,本无过失,奈何加兵于他?”
“况徐州动员兵力,实为征伐袁术,此亦是利好明公之举。”
“袁术在淮南多年,兵精粮足,刘玄德岂是轻易可敌的?”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无论谁胜谁负,都是我河北得利。”
袁绍闻言,觉得有理,又问许攸道:
“依子远之意,当如何安置徐州刘玄德?”
许攸一捋颔下胡须,咧嘴笑道:
“如今刘玄德动员徐州全部兵马,打算征伐袁术,我等可以坐观成败。”
“依照不才之见,不妨暗资刘玄德钱粮军械,以助其攻伐袁术。”
“一来,可以平衡淮南与徐州的实力。”
“二来,刘玄德见我河北资助于他,便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必瞻前顾后,可以全力攻打袁术了。”
“袁术若灭,徐州与淮南必是满目疮痍,二虎皆伤。”
“等到那时,明公已经灭了公孙瓒,统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