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若向三国觅君臣,李郎才气配刘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加乱。
    李通却道:
    “袁绍与曹司空、刘将军相持甚急,左右郡县背叛乃尔。”
    “若锦绢不调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李通表示,赵哥你的好意我明白。
    但咱家老板是个什么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
    现在汝南全境反叛,就老曹那多疑的性格。
    我要是不把阳安的赋税送上去,老曹不得砍了我啊?
    李通执意要继续征税,就是为了避嫌。
    赵俨是李通的好友,乃出言劝道:
    “诚亦如君虑,然当权其轻重,暂缓征税。”
    “君可还富于百姓,颍川自有我为君释此患。”
    赵俨的意思就是兄弟你别折腾了。
    汝南都乱成这样了,就你这阳安还是曹公的根据地,可不能再乱了。
    把征调迅速还给百姓吧,中央那边我替你说话。
    赵俨这么自信,自然是因为他上头有人。
    作为颍川出身的士人,他老板的老板才是曹操。
    现在他的老大哥是荀彧。
    赵俨即刻写了封书信,星夜送往曹军大本营颍川。
    曹操在官渡前线,荀彧便是绝对的一把手。
    书信送至荀彧面前时,拆开来看,其书略曰:
    “今阳安郡当送锦绢,然道路艰阻,必致寇害。”
    “百姓困穷,邻城并叛。”
    “阳安亦有倾覆之危,不可不察。”
    “且此郡人执守忠节,虽遇险境而不怀二心。”
    “微善必赏,则为义者劝。”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
    “故以国家宜垂抚慰,所敛绢帛,皆还于民。”
    “如此汝南可定,豫州全境可定也。”
    赵俨提出了应对袁氏舆论攻势的办法。
    那就是停止征收赋税。
    当然,本来他们就已经征不上来了。
    现在正好借此机会,给予百姓恩惠。
    得民心者,得天下。
    只要稳住豫州的百姓,那么那些观望的官员也无能为也。
    荀彧在看完赵俨的书信之后,大喜过望,即回信道:
    “君之所言甚善!吾当即白曹公。”
    “公文下郡,所征之锦绢宜当悉数退还于百姓。”
    荀彧的即刻以公家名义,将书信发往了阳安郡。
    阳安百姓见此,上上下下,欢天喜地。
    故阳安之地,暂时安定。
    荀彧帮曹操保住了汝南的阳安郡,又发加急文书送到官渡前线,说明豫州动乱之事。
    时曹操在官渡,待接到荀彧的书信过后,不由大惊失色。
    “吾不过出征两月,何得豫州两地,仅颍川、阳安为我所有耶?”
    曹操人傻了,好端端的,家没了大半。
    众将皆劝道:
    “今吾等迁治所于颍川,豫州若有失,则吾等无家可归矣。”
    “不妨撤军,先回豫州平叛。”
    曹操却果断拒绝道:
    “吾若走,玄德必不能抗河北大军,中袁绍之计也。”
    “袁绍见我两家联合,故于吾后背作乱。”
    “今我若救豫州之急,袁绍必举全军攻打玄德。”
    “玄德少我一军,诚难拒也。”
    “彼若有失,则官渡破也。”
    “官渡破,袁绍便可乘势南下,袭我许县。”
    “届时,吾既无外援可应,又无内助可用,照样为袁氏所破。”
    众将听闻,俱感到心急如焚。
    暗叹袁绍好厉害的手笔,竟使我军进退两难,守也不是,撤也不是。
    “可若放任豫州叛乱不管,我军失去后援,又如何能与袁军相持?”
    曹仁一脸担忧地说道。
    曹操沉吟半晌,对诸将说道:
    “刘备亦有豫州之地,此次叛乱,他理应知晓。”
    “今既是合力抗袁,当与之共议对策。”
    这时候就得仰赖盟友出力了。
    曹操可以摸着良心说,他在此次同盟作战中已经竭尽全力了。
    仗都是在他的地盘上打得,损的民力也都是他曹操的。
    现在又遇上这种糟心事,老刘你总不能见死不救罢?
    于是,曹操领着众人来到刘备大营。
    待通禀过后,两家相见。
    一照面,曹操便开门见山问:
    “玄德知豫州之危机否?”
    刘备一颔首,“适才沛相陈珪发书信来,吾方知豫州有变。”
    刘备所掌的豫州之地,主要就是沛国。
    沛国的沛相是陈珪,身边有陈群辅之。
    虽能够暂时稳住手下那帮人,但同样表达了诸县不愿配合政府缴税的难处。
    尤其是沛国南部,这一带是最心向袁氏的。
    早年间他们是袁术的势力范围。
    虽然老刘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