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此为阳谋,两杯毒酒,任君择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并、冀四州兵马。”
    “掌天下之权柄,其野心不小,恐不久将要南下。”
    “若曹司空与刘将军此时分神于江东战事,袁绍乘虚而入,恐亦非美事。”
    袁绍很快就要南下,除非曹刘能在这期间快速剿灭孙氏,否则就可能遭到孙袁两家的南北夹攻。
    孙氏其实并不弱。
    此前是因为袁术在,他软禁了孙家大量将领。
    袁术身死,反倒给孙氏解套了。
    许多孙氏将领都是带着部曲去投靠孙策的,比如说孙贲、吴景等。
    这使得孙氏的力量暴增。
    同时,孙策虽然没得到江东大族的支持。
    但同窗好友周瑜却凭着自身家族的影响力,帮他拉拢到了淮南一批家族的支持。
    对于孙氏而言,它不一定非要攻打曹刘。
    孙氏只是想要江东地界。
    而现在的曹刘对江东的影响力并不强,万一真陷入了与河北的战事中。
    是很难拦住孙氏侵吞江东剩余土地的。
    刘由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要害,跟曹刘谈判。
    曹操、刘备俱是陷入了沉思,思考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江南之患,不可不慎。
    本来袁术的残余势力都还没解决,曹刘两家在淮南都还没暂稳脚跟。
    如何再发兵去剿灭孙氏?
    纵然剿灭了孙氏,得到的也只是一个放血槽罢了。
    什么意思?
    前面说过,扬州最富裕的地方就是淮南,淮南人口大约占了扬州的60%~80%左右。
    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南方开发的太晚。
    孙策打吴郡时,专门让朱治从吴郡的后方钱塘绕路打过去。
    因为当时吴郡之内全是湖泊和沼泽,如果不走官道,几乎是肯定要迷路的。
    而再往南就更不用说了,全是山地、沼泽、树林,生产力极其落后。
    很多人问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不是真心的?
    答案当然是真心的。
    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他太需要一个像孙权这种能守住家业的继承人了。
    历史上对孙权的评价始终是进取天下不足,守土有余。
    这个“有余”就在于孙权对中国东南部的开发。
    如果问孙权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什么,那就是他一人对江南的开发,远远超过了两汉时期。
    不仅使江南的农耕和手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还奠定了东晋及南朝的物质和社会基础。
    并且首建广州,开拓岭南。
    第一次官方性质的到达夷州,使湾湾有了自古以来的宣称。
    也就说此时的江南之地,本质上是孙氏投入了大量资源,了几十年时间,才开发出后来的立雄之地。
    现在就是一片荒夷,即便真的打下来,也无非就是成为曹刘的放血槽罢了。
    更别说,孙氏万一破罐子破摔,跟曹刘拼命。
    即便曹刘灭了他,也得硌疼一口牙。
    “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朋友。”
    郭嘉在曹操身后小声提醒他。
    “况我等现在与孙氏并无利益冲突,且其领土多毗邻刘氏。”
    “若扶植他,在刘备、刘表之后,养一獬儿,也有利我将来动作。”
    郭嘉与李翊一样,同样目光放得长远。
    他明白,曹刘若真合力灭了袁氏,瓜分河北之土。
    那对方无疑就是继袁绍之后的新一强敌。
    就如同李翊在曹操西南养一张绣一样。
    郭嘉也建议曹操在刘备东南养一孙策。
    算是各自埋雷,防对方一手。
    曹操却有些担忧,说道:
    “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
    “任由其养在吴地,只恐使封豕长其利牙。”
    郭嘉分析道:
    “如今北方乃是一超二强,除袁绍之外,唯明公与刘备最强。”
    “您二位明面上是盟友,只要袁氏未灭,曹刘同盟便不会破。”
    “只要曹刘同盟在,孙氏难出江南之地。”
    言外之意,有曹刘合力压制,孙氏不可能成为一超三强。
    如果能把他养好了,反而能够成为掣肘刘备的重要势力。
    就在曹操与郭嘉窃窃私语之际。
    刘备也在与李翊密谈。
    “依军师之见,应当如何处理孙策?”
    李翊不慌不忙答:
    “正如郭奉孝所言,孙策轻而无备,早晚死于小人之手。”
    “孙策若死,孙氏再难出进取天下之人,不足为虑。”
    “丹阳袁胤已为徐州附庸,应当保之。”
    “不妨将柴桑许给孙策,引起西攻刘表,此为驱虎吞狼之策也。”
    柴桑位于豫章北部,是一个重要的渡口。
    前面说过,由于豫章与荆州之间隔着南岭山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