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石,竟使蜀军粮草反比入陇前更为充足。
十二月十五,李遗奇袭成功,焚毁钟会自斜谷转运之粮车三百辆,斩护粮校尉二人。孟琰则联络天水豪族姜氏、阎氏,举兵围攻郡守府,活捉钟会任命之太守崔游,押送至姜维军前。姜维当众赦之,只削其官职,令其为民效力。众人皆服其宽仁。
钟会困守临渭,内外交困。部将多有叛逃者,连亲信参军荀恺亦暗通蜀营,愿为内应。姜维得报,决意总攻。腊月二十,天降瑞雪,银装素裹。姜维亲率大军列阵城下,三万将士披甲执锐,战鼓震天。他立于高台之上,手持节钺,宣读《讨逆檄文》:
“钟会本为魏臣,受司马懿父子厚恩,位居上将,掌兵十万。然其狼子野心,窥窃神器,妄自称尊,僭号‘大秦’,悖逆天理,罪一也!
又勾结篡逆司马昭,许以国土,引狼入室,卖汉求荣,罪二也!
更阻挠王师,残害百姓,焚我良田,掘我沟渠,使千里赤地,万民流离,罪三也!
如此奸雄,人人得而诛之!今我奉天子诏,举正义之师,扫除凶逆,复我疆土。凡我将士,戮力同心;凡我百姓,各安其业。若有执迷不悟、助纣为虐者,城破之日,寸草不留!”
言罢,令旗挥动,三军齐呼:“诛钟会,复汉土!”声浪冲霄,积雪为之崩落。
攻城之战持续七日。赵广率死士率先登城,身中三箭仍不下火线;李遗火烧西门楼,浓烟蔽日;孟琰自地道潜入,炸毁敌军火药库,引发巨爆,城墙崩塌十余丈。钟会见大势已去,欲乘夜突围,却被荀恺关闭城门,反锁宫中。次日凌晨,蜀军破宫,将其擒获。
姜维亲审钟会。堂下钟会披发跣足,神色颓然,却不肯跪。姜维冷冷道:“汝曾读《春秋》,可知‘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钟会仰天大笑:“成王败寇,何须多言!但恨当日未早杀姜维耳!”
姜维叹息:“汝才略非凡,若用于匡扶汉室,何愁天下不定?可惜心术不正,终为历史所弃。”遂令推出斩首,传首长安,悬于市曹三日,以儆效尤。
陇右平定,七郡归心。姜维下令废除钟会苛政,恢复汉官制度,设陇西都护府,以李遗为都护,镇守天水;赵广为建威将军,驻军祁山,防备魏国西进;孟琰领南中义从,巡行诸县,安抚蛮夷。
捷报飞传长安,陆抗率百官出城三十里相迎。百姓焚香载道,欢呼之声震动原野。刘谌自咸阳赶来,跪拜于雪中:“叔父凯旋,真乃国家柱石!”
姜维扶起,含泪道:“非我一人之功,乃三军用命,万民归心。汉室之兴,在此一举。”
然喜讯未久,成都急使再至??这一次,带来了刘禅亲笔密诏:因黄皓余党仍在朝中蛊惑,谯周等人屡谏“不宜迁都”,恐引发益州动荡,故暂不行还都之礼。另赐姜维“大司马”印绶,加“录尚书事”衔,许其“在外专制军政,便宜行事”。
姜维览诏默然良久。陆抗叹道:“陛下终究被小人蒙蔽,不肯离蜀半步。”
姜维却微笑:“无妨。只要我手中有兵,心中有义,长安便是汉室正统所在。成都可为行在,长安才是根本。”
于是上表谢恩,同时发布《安民诏》:宣布自明年起,关中、陇右免税三年,招募流民垦荒,每丁授田百亩,官给牛种;设立太学于长安,延请儒士讲经;重建武侯祠于城南,岁时祭祀。
春正月,冰雪消融。一支来自西域的商队抵达长安,带来大宛良马五百匹、于阗玉器百余件,并称龟兹国王愿归附汉室,请设都护。姜维厚待使者,回赠锦缎千匹、铁器万斤,约定秋后遣使册封。
与此同时,鲜卑轲比能亲率骑兵两万南下,助汉军扫清匈奴右贤王残部,夺取河套之地。交州士壹正式归降,派子入质长安。南中每月贡赋增至米十五万石、铜铁八万斤,更有西南夷首领亲至长安朝觐,愿世代为汉藩篱。
天下大势,渐向一统。
然而,就在姜维准备挥师东进,直逼潼关之际,一封血书自成都传来??蒋斌病逝途中,临终留下遗言:“朝中权宦未除,陛下懦弱,恐难撑大局。大都督若不速归摄政,恐有非常之变。”
姜维握信怔立良久,终是对陆抗道:“我若东征,后方必乱;若归成都,前线功亏一篑。两难之间,唯有分身乏术。”
陆抗沉吟道:“不如请太子刘谌监国于长安,主持关中政务;大人亲返成都,肃清朝堂,然后挟天子以临天下,岂不两全?”
姜维点头:“此计可行。但太子年少,需得重臣辅佐。”遂命陆抗兼领西京尹、陇右都护,总揽北方军政;刘谌加“太子太傅”衔,赐玺书一道:“如有紧急,可代朕发兵。”
二月初十,姜维率亲卫启程南归。临行前,他再次登上未央宫遗址,遥望东方。朝阳初升,万道金光洒落残垣断壁之上,仿佛为这座千年古都镀上新生的光辉。
他对身边将士说道:“我走之后,你们要守住这片土地,不是为了我姜维,而是为了那些焚香迎拜的老者,为了那些自愿从军的少年,为了那个相信‘汉室可兴’的梦。”
“只要这梦不灭,纵使我身死蜀道,魂亦归长安。”
车队南去,尘烟渐远。长安城头,“汉”字龙旗依旧猎猎飘扬。春风拂过终南山麓,吹绿了渭水两岸的新柳,也吹醒了沉睡百年的帝国雄心。
而在洛阳,司马昭接到钟会死讯之时,正在校场阅兵。他沉默良久,终于掷剑于地,长叹一声:“姜维不死,吾不得安枕矣!”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