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姥姥家,认亲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房门被打开,出来一个大胡子,身高不比苏宇低,五大三粗的,他看了苏宇一眼,觉得有些眼熟。
    “喂,小子,你谁啊?”
    他倒是没听清苏宇喊了什麽,因为苏宇敲门很用力,所以他开门时的态度也不是很好。
    任谁被咣咣砸门也不会脾气太好。
    “大哥,是我。”
    刘玉芝开口了,开口就是哭腔。
    大汉推开苏宇,走向刘玉芝,等他看清刘玉芝,立马欣喜不已。
    跌跌撞撞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喊道:“爹,娘,咱妹子回来了。”
    他是个大嗓门这一喊,顿时院里灯全亮了。
    苏宇姥姥家是一个大宅门,用苏宇老家话来说,他舅舅家并不算农村人,准确说起码是县城人。
    虽然走几步路,随处可见麦田,可他们属於城里户口,并没有田地可种,这也难怪当年人家不愿意闺女嫁给苏父了。
    别说那时候了,就是按苏宇这个时候来说,城里姑娘嫁到农村的,也是凤毛麟角。
    大多数都是农村姑娘因为长得漂亮被城里小夥子娶进城,但很少有城里姑娘嫁到农村的。
    其实这点很好理解,刘玉芝有学问,参加过游行,能在那个时代读过书的女性,无一不是有钱人。
    首先你要不缺吃喝,其次,你要跟得上形式,并不认为女人读书无用,家里大人才会支持女娃读书。
    直至今日,也就是七十年代,农村人依旧认为姑娘读书就是浪费,读再好不一样要嫁人?
    当然这跟农村没钱有一定关系,仅有的钱供养儿子,这属於无可奈何,重男轻女,城里农村都一样,这点无可指摘,如果刘玉芝家里没钱,也会选择先满足男孩子读书的,只是她家不差这点学费。
    时间不久,大门打开,乌压压走出来一群人,有男有女,苏宇往後退了几步,交给母亲。
    首先人家要认了闺女才能认他这个大外甥,否则他冒冒失失过去叫人,那就是闹笑话了。
    “玉芝……?”
    “娘……。”
    啧啧啧,感人的画面,苏宇表示看不了,真的看不了。
    小时候他来过,已经记不清姥姥家啥样了,可如今看来,这是大宅门啊,四合院啊,乖乖,难怪母亲断了亲,就这富裕程度,你好意思随礼拿一块钱吗?
    可那时候的一块钱,足够娃娃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了,刘玉芝忙活一个月才有两三块钱,而一个季度的学费起码要五块钱。
    关键是他家有人上班,并不算贫困户,这学费还没有折扣,无法免除,她一个女人,拉扯几个孩子,实属不易。
    刘玉芝扑通跪下,老太太一把将她扶起,娘俩抱头痛哭。
    这时候,大嫂,黄夙娥,都出来了,苏瑾也出来了。
    刘玉芝跪着一步一步爬向父亲。
    “爹,不孝女刘玉芝见过父亲。”
    砰砰砰就是三个响头,所谓响头就是磕出声音那种。
    苏宇看了都心疼甭说老头了。
    “行了,有什麽事,进去说,让人外人看了笑话。”
    老头说话了,一家人都过来叫人。
    从大舅往下,全部叫刘玉芝姐。
    当然,娃娃们喊姑姑。
    “行了,进来说吧。”
    老头发话,一家人赶忙进入院里。
    果然,这是一个四合院,并不算大,但比农村的房子要讲究,院里种着石榴树,石头做的桌子,凳子。
    三个儿子,刚好住北屋,西屋,南屋,由於东屋不适合居住,当了杂屋,放些乱七八糟的。
    农村房屋,东屋很特别,夏天非常热,比其他屋热,而冬天又比其他屋冷,所以东屋拥有特殊地位。
    长子,也就是苏宇大舅,肯定是住北屋,姥姥爷爷也住北屋,其他两个儿子,肯定是西屋,南屋,各自居住一位。
    这一下所有人拥入北屋。
    “来,给你姥姥,姥爷,舅舅,磕头。”
    刘玉芝发话,苏宇带头,紧随其後是苏瑾,二人先自我介绍,什麽外甥苏宇,外甥苏瑾,见过姥姥姥爷等。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接着就是大二媳妇,代表苏胜,二外甥媳妇黄夙娥,一起磕头。
    “好好好,都起来。”
    “老大,外甥媳妇都给你磕头了,红包呢?”
    姥姥发话,大舅反应过来,立马看向媳妇,大舅妈,二舅妈,三舅妈,赶忙回房间取钱。
    而姥姥则从身上取出钱,直接给钱。
    苏宇没有要,但苏瑾,大哥的娃,都有份,最後两个外甥媳妇也收了一份,没办法,太热情了。
    接着就是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