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章开端(第1/2页)
    公元136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正式建立大明朝,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成立,称洪武元年。
    公元1370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获封燕王,时洪武三年。
    公元1378年,燕王朱棣嫡长子朱高炽出生,时洪武十年。
    公元1380年,燕王朱棣前往北平就藩,同年燕王朱棣嫡次子朱高煦出生,时洪武十三年。
    公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薨世,时洪武二十五年。
    公元1395年,燕王朱棣嫡长子朱高炽获封燕王世子,并迎娶指挥室张麟的女儿张氏为世子妃,时洪武二十八年;
    同年,燕北嫡次子朱高煦因凶狠顽劣,不受皇帝朱元璋喜爱,获封高阳王。
    次年,即公元1396年,高阳王朱高煦迎娶王妃韦氏,韦氏非高门大户,乃北平城平民家庭女子。(正史记载中,韦氏出生及出生身不详)
    公元1398年,大明高皇帝朱元璋驾崩,时洪武三十一年;几天后,太子朱标之子朱允炆继位,并改年号建文,称建文元年;
    同年,燕王朱棣于北平起兵,发动靖难。
    公元1399年,燕王世子朱高炽嫡长子,朱瞻基出生,时建文二年;
    此时燕王世子朱高炽21岁。
    同年,几月后,燕王嫡次子高阳王朱高煦的嫡长子朱瞻壑出生:
    此时高阳王朱高煦19岁。
    此时,我们的主角终于即将出现了,燕王朱棣嫡次子,高阳王朱高煦的嫡长子,朱瞻壑。
    朱是大明国姓,瞻是朱元璋为朱棣一脉排的字辈,壑寓意天生聪颖,清雅荣贵,官运旺,英敏多才,生长环境良好,这个名字可以说是寄托了高阳王朱高煦对儿子的疼爱和期望。
    那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北平的燕王府里却是热闹非凡,燕王妃徐妙云,燕王世子朱高炽,刚生产没几个月的世子妃张氏齐聚一堂,原来是因为燕王嫡次子——高阳王朱高煦的王妃韦氏要生产了。
    此时,燕王府在当家主母王妃徐妙云的主持下一切井然有序,此时的徐妙云已经三十四岁,不过她却是已经协助燕王朱棣管理燕王府多年,是个中好手。
    “备好热水,剪刀”
    “让医官再看一遍药品”
    “让产婆小心着点,别伤着我儿媳和孙儿!”
    …………
    “老大,你爹和弟弟都不在,你要多看着点,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燕王妃徐妙云突然开口对着大儿子朱高炽说道。
    “母妃安心,父王和高煦一定没事的,现在弟妹又给他添了个孙儿,他知道了说不得多高兴呢。”朱高炽听见了母亲的话,赶紧开口安慰。
    “母亲放心,父王和叔叔定然是平安的”这时候世子妃张氏也是赶紧开口。
    “这都要生了,他们这当爷爷的,当爹的都不在家,也太不像话了”徐妙云是个知道轻重的,不过还是有些抱怨,实际上却是担心自己儿子和丈夫的安全,毕竟,这造反可是掉脑袋的事情啊!
    顿时室内一阵沉静,是啊,燕王朱棣,带着高阳阳朱高煦正在外面大战,而朱高炽则领着一群老弱妇孺守着燕王的老家。
    “生了,生了,高阳王妃生了,是个小世子,母子平安,恭贺王妃”这时候突然有内侍前来禀报。
    “好,赏,当赏”燕王妃徐妙云只觉长长松了一口气,同时心里感慨,希望这个孩子的到来,能给这王府的未来带来转机。
    “张氏,将你爹和弟弟给孩子起的名字,你给你弟妹送去”徐妙云从袖口摸出了一张纸递给了一旁的大儿媳。
    “是,母亲”张氏很是顺从的接过了徐妙云递过来的纸张。
    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在意刚才内侍通报时候说的世子这个称呼,因为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坚定的嫡长子继承制的拥护者和受益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章开端(第2/2页)
    朱瞻壑
    另一边,高阳王妃韦氏的产房里,接生婆捧着手里刚出生的小世子一脸的惊恐无奈。
    盖因为这小世子一出生就不哭,这顿时让接生婆头皮发麻,这要是出了问题,那绝对是九族消消乐啊。
    因此立刻看向了新生的小世子,只见小世子正沉沉的好似睡着了,产婆偷摸小心的试了试鼻吸,顿时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有呼吸,是睡着了,产婆心里判断道。
    然后产婆狠了狠心,轻轻的在小世子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然后只看见小世子,居然只是晃动了几下身体,就又接着睡了。
    继续!产婆稍微用了一点力气,再次在小世子的屁股上又拍了两下,接着就看见小世子又晃了几下,再次睡着了。
    这个?再来一次!只听啪啪两声清脆的声响,随即产婆再次用力的在小世子的屁股上拍了两巴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