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京城居大不易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些也没啥用,余老师年龄大了,吃这些刚好补补!”
    “是啊!送老师是应该的。”
    “对,不用如此,送老师是应该的,即便我们在也会送的。”
    “是啊!”
    杨兴武看到众人的态度,心里微暖的同时,再次表态。
    “话虽如此!总归是我自作主张了,当然我要这些东西,除了给哥几个分点,也是想着给家里人用,以前是没有钱,现在有了钱,自然也得给家人准备上。”
    “这倒是!”
    “也是!”
    “你可是高看我了,貂皮还行,有钱就能买到,野山参可不好找,林蛙油那就更难了!
    这玩意儿在长白山都快没了,这两年听人说开始养林蛙,也不知道效果咋样?现在都是有价无市!”
    张卫军听到这话,感慨了一番。
    杨兴武闻言顿时就熄了心思。
    “这里有六条围脖儿,咱们一人一条,这瓶蜂蜜咱们自己留着喝吧!”
    “好嘞!”
    “行!”
    六人说完一人拿了条围脖。
    “对了,余老师建议咱们写篇有关人参深加工的方案,你们怎么看?”
    “这是应该的。”
    “是啊!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何况这些特产确实非常好!这个貂皮围脖送的也很好。”
    分完围脖,杨兴武把围脖放进柜子里就去了图书馆。
    既然有人想拿院子换他的美元,他也得了解了解四合院不是?
    京城的四合院他早就久仰大名,但是对于四合院的知识他还真不太懂,现在去图书馆刚好去补充一下知识,别到时被人蒙了。
    来到图书馆,座位依旧爆满,杨兴武进来后找到有关建筑类的书籍,翻到有关四合院的介绍,当即站在书架前看了起来。
    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
    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又加了门房的屋舍来封闭,呈“口”字形的是一进院落;“日”字形的是二进院落;“目”字形的是三进院落。
    看到这里杨兴武明白过来,他家新盖的那个房子就是三合院,如果再给大门那道墙盖个倒座房就成了四合院。
    翻看完有关四合院的介绍后,感觉增长了不少知识,单单一个大门就有好种规格,根据主人的地位等级不同四合院的街门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
    除了王府大门是在正中间开门,其余的四合院的大门都在东南角。
    王府大门顾名思义对应的王府建制,这样的四合院不是他所能染指的。
    广亮门和金柱门是以前的官宦人家,这两个类型的四合院他还能想象一下,估计老师的那位故人就是这种四合院,其他的四合院可要不上什么价格,更别说用来换外汇了。
    彼时不过85年,房子多是分配,京城的四合院大多都沦为了大杂院,人们都向往住楼房有暖气有自来水,普通四合院都要不了几千块,换成外汇更没多少了。
    心里有了计较后,杨兴武有些期待起来。
    第二天,杨兴武刚回到宿舍,就听到了宿管大爷让他接电话。
    杨兴武听后感慨,这位倒是沉得住气,他以为电话昨天就来了,结果等了大半天也没等到,没想到今天刚回到宿舍就听着信儿了。
    来到宿舍楼门口,等待了一会儿,电话再次响起,任凭电话铃声响了一会儿,杨兴武这才接起来。
    “喂?”
    “喂,你好请问是杨兴武杨同学吗?”
    “是我!您请说!”
    “杨同学你好,想必余教授和你谈过了,不知道你这两天方便吗?咱们见面聊聊?”
    “很急吗?”
    “比较急,还望杨同学赏脸!”
    杨兴武听到这话有些无语,很急你昨天不打电话?隔了一天才打,搁这熬鹰呢?
    “您好,我还要上课,明天下午倒是有空,您下午时间可以吗?”
    “可以可以,太感谢杨同学了。”
    “您客气,那咱们约在哪见?”
    “恭王府门口怎么样?”
    “好家伙,那王府是您家的?”
    “嗐,咋可能?只是那边好找一点,那咱们就约明天下午两点见?”
    “成!”
    杨兴武闻言应承了下来,两人又客套了一番,这才挂断电话,付了钱,又陪着李大爷闲聊了几句,这才回了宿舍。
    晚上,杨兴武和赵晓雅两人漫步在校园里。
    赵晓雅戴着杨兴武松的貂皮围脖。
    “这围脖可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