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忠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里,杨兴武知道自己此行算是失败了,但是他还存一丝幻想,哪怕搞回去一个半成品也行。
    想起暑假回家时那两头喂了大半年还没小黄大的黑猪以及母亲头上的白发,他真的不想母亲受累,既然这六种猪共同特点都是生长快,随便弄回去两头也能给家里带来极大的变化。
    想到这些,杨兴武硬着头皮开口:
    “石学长,能不能匀我们几只,高价买几头也行,家里负担重,有了这些猪,想必可以改善一下,还望石学长通融通融!”
    孙俊才和刘跃华闻言也连忙附和起来。
    “还请石学长帮忙!我们愿以高价购买!”
    “三位学弟言重了,倒不是我不想帮忙,你们路过猪圈的时候也看到了,那些猪都是实验产品,我听老师说,国家这两年要搞菜篮子工程。
    首要解决的就是肉蛋奶问题,现在不光是我们学校,全国各地的农业相关方面的大学,都在加紧时间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肉蛋供应问题。”
    杨兴武闻言,顿时知道自己没戏了,忽然听到石刚说起蛋的问题,既然白皮猪不好搞,搞几只洋鸡问题应该不大吧!
    特别是他们村里的养鸡场已经开了一年,也算是有些经验了,洋鸡的年产蛋量比起土鸡多了近七八十枚,洋鸡蛋的克重也比土鸡蛋重不少,土鸡蛋大点的鸡蛋九到十个
    才有一斤,洋鸡蛋大的六七个就有一斤,小的八九个一斤。
    在这个年代,洋鸡蛋价格比土鸡蛋还贵不少,如果能搞几只洋鸡回去也不错,唯一担心的就是鸡苗问题。
    “石学长说的菜篮子工程我也有所耳闻,这个确实是国家政策,既然如此我们也就不勉强了,不过据我所知,洋鸡应该引进了不少吧?匀我们几只蛋鸡问题不大吧?”
    石刚听到这话,心里不由得点点头,这几位京大的学弟功课倒是做的足,只是可惜,当下的蛋鸡也好,肉鸡也罢,都是这两年刚开始从国外引进的,花的还是美金。
    想到这里,石刚又叹了口气。
    “让三位学弟见笑了,说来惭愧,祖代蛋鸡刚引进来都没几年,肉鸡白羽鸡倒是复制出来了几只,但是性状还有些不稳定。
    匀你们几只鸡倒是没什么问题,但你们拿回去也没什么用,等祖代蛋鸡寿终正寝也就没了,洋鸡的后代并不稳定,有关洋鸡的研究比起猪来说要更加滞后。
    而且这些鸡苗价格不菲,以白羽鸡为例,不但鸡苗的价格、供应量都把持在外国企业手里,每羽鸡苗都要五美金,而且引进的原种鸡经常携带多种种源性疾病,给我国带来极大的生物安全隐患。
    这几年我们都在研究这些,所以……”
    石刚说到这里止住了话头。
    杨兴武这才发现,好像这个年代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美好,几十年后普通人都能吃的起肉蛋,在这个时代还算是个奢侈品,不少小孩儿喜欢过年就是因为到了这天多少能沾点荤腥。
    这就是他们对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
    还有人想当作家就是听说当了作家可以天天吃饺子,这东西在几十年后被人们弃之如敝履,却在这个时代成了多少人奢望的梦想!
    也难怪人们对八十年代对比四十年后的物价,有着较大的分歧,如果以猪肉和鸡肉、鸡蛋为基础计算,四十年后的收入水平其实是上升的,如果以大米小麦这些粮食计算收入其实是下降的。
    蛋鸡和肉鸡还好,特别是是蛋鸡,京红和京粉一号的育种成功打破了祖代蛋鸡受制于人的局面,彼时已经是09年,至于肉鸡则晚了十年,某企业因为自研肉鸡鸡苗,被外企威胁断供鸡苗,像极了某科技企业,好在它也挺了过来。
    至于白猪的品种,哪怕四十年过去依旧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各大猪企一次引进上万头种猪,一度还上了短视频热搜。
    谁能想到,只是一个简单的肉蛋问题我们都走了三四十年。
    想到这些问题,杨兴武的内心沉重了许多。
    刘跃华和孙俊才两人闻言也是沉默不语。
    他们的目光看的太高以至于忘了当下的情况,他们以为猪肉贵只是养的猪不够多,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猪种的问题。
    没想到简单的肉蛋问题,都能被卡脖子,两人想到这里顿时有些羞愧。
    “多谢石学长解惑,今天是我们打扰了,时候不早了,还请石学长,赏脸一起吃顿便饭!”
    杨兴武说完看向了石刚。
    “不了,我也没帮上什么忙!”
    “石学长言重了,此行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知道了国家当前的情况,我们的目标看的太高,忽略了当下的困境。
    听石学长一席话,原本有些骄傲的想法,也开始沉淀下来,未来莪会继续努力,以后有能力了,希望我们可以合作!”
    “是啊!多谢石学长解惑!”
    孙俊才和刘跃华两人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