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凯旋仪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34章凯旋仪(第1/2页)
    大梁上京城的北门,又叫得胜门。
    意喻为得胜而归之意。
    原因无他,大梁最大的敌人北蛮就在上京北方。
    远征的大军,自然是从上京北面而回。
    只是历年来,能得胜而归的梁军寥寥无几。
    不过今日却是不同了。
    此时的得胜门外,高搭彩台,人头攒动,旗帜飘扬。
    朝廷难得的在得胜门外,布置出了迎接得胜之师的迎军仪。
    大梁虽以文治国,国人大多温良文弱。
    但这欢迎凯旋之师的礼仪,却是难得的盛大。
    也许是越缺什么,越重视什么。
    虽然大梁朝对武人很是压制,但如果真的有大军得胜而归。
    朝廷诸公给的荣宠也绝不会小气。
    自大梁与北蛮诸部开战以来,常常是败多胜少。
    传来的军报也是某某地,被北蛮铁骑大掠数日,人丁尽亡之类的消息。
    而从北方来的逃难流民从未断绝。
    他们为了躲避北蛮人的铁蹄兵锋,抛家弃业惶惶南下。
    从这些逃难流民口中得到的消息,更加让上京百姓惶恐不安。
    上京百姓一直有一种内心的恐惧。
    那就是有朝一日,北蛮铁骑直抵上京城。
    这些上京百姓也会像那些北方来的流民一样,抛家舍业举家南逃。
    或是成为那些北蛮骑兵的刀下亡魂。
    这些年因为北蛮的威胁,不少在上京的大族也将家族南迁。
    这让上京的市井也越发的萧条。
    梁人太需要一场胜利了,那种能让人摆脱北蛮恐惧的胜利。
    而这一次,龙骧军做到了。
    数日前,十几名龙骧骑兵带来了惊人的消息。
    赤水河一战,龙骧侯大破三万铁勒大军。
    这个消息瞬间就让整个上京城轰动。
    无数百姓走上街头四处打听,确认消息的真伪。
    在酒肆茶馆中,关于龙骧军,尤其是一名叫李校尉的故事越传越广。
    有的人听的是津津乐道。
    也有的人不以为意,认为那是刻意编造的故事。
    不过今日,一切真伪都将见证分晓。
    因为龙骧军上京叙功的队伍,已经遥遥在望了。
    此时,在上京城外的官道上。
    李原正与龙骧侯并驾而行。
    女侯爷正在仔细的给李原讲解大梁凯旋仪的流程。
    凯旋仪,就是大梁迎接大军凯旋的最高仪式。
    也是这个时代从军者,追求的至高荣誉。
    龙骧侯为啥给李原讲。
    因为在今日的上京凯旋仪上,李原作为此战的首功者,是要参与整个仪式的。
    李原细心听着女侯爷的讲解。
    这大梁的凯旋仪,根据礼仪大典所记,共需分为三个流程。
    分别为,北门慰军,献俘献首,以及大殿赏功。
    所谓北门慰军,也就是在上京得胜门外,高搭彩台设置鼓乐。
    由当朝重臣主持慰军大礼。
    仪式的主要过程,就是主持的重臣与回军的统帅之间,当众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回顾整场战争的过程。
    在问答之间,将这次作战的过程,功绩,有功之人,宣达给周边围观的百姓听。
    这北门慰军的作用,就是通过问答方式向上京的百姓宣告战果。
    以达到宣扬国威的作用。
    其实按照惯例,战功,斩首之功,早已上报兵部。
    这个问答的过程,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回军的统帅多少也会夸大一些战果,而问答的重臣,通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4章凯旋仪(第2/2页)
    毕竟是朝廷面子上的事,只要不过分,大家并不会太过纠结。
    问答之后,主持仪式的重臣,就会象征性的检验大军战果。
    然后就会当着现场无数百姓宣布,战果真实,我梁军大胜。
    之后,围观的百姓就会欢呼迎接凯旋之师。
    大军会通过得胜门,进入武胜大街。
    此时安排好的乐师就会演奏得胜之乐
    上京的武胜街,街面宽大,可让车马八列通行。
    得胜归来的大军,在这里会得到百姓的夹道欢迎。
    之后,大军会抵达皇城正门前的广场。
    在这里会搭建宣功祭天台,大军统帅要在这里焚香祭拜战死的英灵。
    并献上此战抓获的战俘与斩获的敌军首级。
    而进行这个仪式的,必须是此战的首功者。
    献俘献首仪式之后。
    将领会入宫接受圣上封赏。
    之后又会安排赏功宴席。
    女侯爷说的仔细,李原也听的认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