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愿如春风来应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哎呦,这写拳谱的人,口气实在是大。
    我把你们全打一遍,你们的拳法精髓就都被我写在书里了,以后你们后人不会教的,可以来看我的拳谱。
    这得是多么狂妄的话?!
    就算有人壮年的时候一个人打穿少林,等这人老了,门下也未必能教出那么多撑门面的弟子。
    少林这种老牌的大门派,积累下来的和尚、俗家之类的,若上门挑事儿,怎么扛得住呢?
    排除那些只吃斋念佛的,别的和尚,既然练武,少不了有三分血气,三分火气,四分争强好名的狠劲。
    但是这个写拳谱的人还真不怕。
    因为他不是武林中人。
    他是南征北战的军中大将,明朝的俞大猷,曾跟另一名将戚继光并称龙虎。
    戚继光还善于改革军中器械,组织合击阵法,先东扫沿海,又北据长城,多赖阵法器械之功。
    而俞大猷,他手底下的精锐,用的都只是一些普通常见的武器,就是凭自己在武学上深厚的功底,独到的见解,去提点操练,练出一大群悍卒。
    明明是沙场大将,但他有一段时间,甚至不用长矛刀剑这些杀伐之器。
    只是拿一根棍子,两端裹个铁皮,箍个铜环,就去跟倭寇交手,活活把那些倭寇抽死。
    面对这种人物,少林那些老头人精,哪会有什么报复之心,反而促成一批僧人追随俞大猷抗倭,还请俞大猷指点少林棍法,形成一段佳话。
    楚天舒拿到拳谱之后就沉浸到里面,不知不觉坐到桌边,在院子里翻看了半天。
    这本拳谱上面,不但有许多练法、洗身的药方,还有跟少林僧人打斗的例子。
    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彼此妙招对拼,拆解的经验。
    看来俞大猷不但是武功精湛,文字的功底也非常之深。
    楚天舒翻到最后一页,才如梦初醒,竟然忘了跟那位李校长打招呼,直接把整本书看完了。
    院子里只留下少量蝴蝶,其余的都追随那个李校长,到了团部其他地方。
    “哎?”
    楚天舒左右看看,发现只剩下钟劲秋在桌边,不禁问道,“他们都去哪儿了?”
    钟劲秋正在盯着手上一根酱萝卜条,似乎觉得炊事班弄的口味不对,闻言道:“你不是把药方给了他们吗?他们去熬药了。”
    “这位李校长满面带笑,却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啊。”
    钟劲秋抬眼道,“听老马说你要走了?”
    楚天舒点点头:“就在这两天吧。”
    钟劲秋笑道:“我看,他挺舍不得你的,只是怕自己露出点矫情之态,反而不肯待在这里,多跟你聊聊。”
    楚天舒说道:“虽然大家相识的时间不长,但经历的事情很多,马叔和钟叔,在我心里,都像家里的长辈一样。”
    “这两本秘籍,不但是我要的报酬,也是想让两位老叔可以学一学,蔡将军肯定愿意的。”
    “你们离开了长久隐居的地方,移居新家,总得找些东西打发时光,有这样的好东西陪着,也不会太无聊。”
    钟劲秋哈哈笑道:“老马确实不会无聊,他刚才已经答应李校长,要去讲武堂任个讲师了。”
    楚天舒喜道:“那倒是个好事。”
    术士修炼出来的念力,总量如何是要看个人的修为,但品质纯度和特质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修行的功法。
    如果两种法脉传承,练出的念力品质差不多,特性差别又大。
    那么其中一脉传人,想学另一脉的法术,就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所以,楚天舒没有提过传授医咒诀窍给马掌柜,马掌柜也没有把火鸟道官的操控法术教给他。
    但是,如果学到的新法脉,品质明显高于自己原本的功法。
    那就可以由低登高,以高就低,相对顺畅的涉猎新旧两脉法术。
    看蔡山君本人的术法境界,就知道讲武堂内,必然有高深的法脉传承。
    马掌柜既然加入进去,既是他去教那些学生,却也是一个自己进修的机会。
    “那钟叔你呢?”
    楚天舒劝道,“我知道马叔还没有真的服老,钟叔,你要比他更随遇而安,那既然是随遇而安,遇到这种邀请,不如就顺水推舟……”
    钟劲秋摆摆手:“你不用多劝,老马既然去了,我迟早也会去的。”
    “不过你说让我也学你手上那本闯少林,这倒不急,那本书固然可能是讲武堂内最高深的拳法秘籍。却未必是现在最适合我的。”
    “你跟我说的那套掌心雷,才是最近既能勾起我的兴趣,应该深修的一套功夫。”
    钟劲秋站起身来,到墙边拿了一根木棍。
    “七尺花枪八尺棍,大枪一丈零八寸!”
    “对常人来说,枪越长越有利,但对开窍的拳师来说,兵器越长,传到尖端的力道,越难拿捏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