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小不隐忍大却疏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每当新兵犯错,老兵总会笑着说:“别急,将军现在有耐心,会教你慢慢改。”但夜深人静时,李存风常常独自对着陈青的灵位发呆。
    烛火摇曳中,他轻抚着腰间陈青留下的玉佩,喃喃自语:“兄弟,你用性命换来的教训,我永生不敢忘。”窗外,北风呼啸,似在诉说着这位将军跌宕起伏的一生。
    春寒料峭,北唐皇宫的白玉阶上覆着薄霜。李存风捧着捷报,蟒袍上的金线龙纹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李将军此次大破匈奴,实乃我朝栋梁!”圣上的褒奖声未落,右丞相王启年便轻咳一声:“陛下,听闻李将军在北境私自扩充军备,恐有不妥。”李存风猛地抬头,眼中腾起怒火。
    若在从前,定要当场驳斥。可如今他攥紧拳头,沉声道:“禀陛下,北境局势复杂,臣扩充军备是为防范匈奴卷土重来。”圣上微微颔首,王启年却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
    李存风心中警铃大作,这老狐狸怕是盯上自己了。回到将军府,管家神色慌张:“将军,陈副将的遗孀来信,说有人在暗中骚扰。”李存风拍案而起,抓起佩剑就要出门。
    门客苏砚连忙拦住:“将军,此事蹊跷,莫要冲动。”李存风强压下怒气,派人暗中调查,果然发现是王启年的爪牙在搞鬼,意在激怒他犯下过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三章小不隐忍大却疏忽(第2/2页)
    半月后,西南边境传来急报,南诏国联合山匪进犯。李存风主动请缨,却被王启年以
    “需坐镇京城”为由驳回。圣上最终派了王启年的女婿,草包将军赵元出征。
    不出所料,赵元接连兵败,失地百里。李存风心急如焚,却只能在朝堂上听王启年颠倒黑白:“皆因李将军此前扩充军备,致使国库空虚,才无力支援。”李存风再也忍不住,怒目圆睁:“王启年!你......”话未说完,圣上已拂袖而去。
    当晚,李存风独自在书房饮酒,苏砚叹道:“将军,这是有人故意设局,您若再如此急躁,正中他们下怀。”李存风灌下一杯酒,苦笑道:“我这臭脾气,改了这么久,还是......”就在此时,一封密信悄然送到。
    信中竟是南诏国大祭司的求救信,称南诏国主被奸臣蛊惑,愿助北唐里应外合。
    李存风将信拍在桌上:“这明显是陷阱,当我是三岁小儿?”苏砚却仔细端详信件:“将军,此信笔迹与您当年缴获的南诏密函一致,或许......”李存风犹豫再三,决定冒险一试。
    他亲率三千精兵,绕道潜入南诏边境。一路上,他反复检查行军路线,确认没有疏漏。
    然而,当他们抵达约定地点时,却发现大祭司早已身亡,四周埋伏着南诏精锐。
    李存风这才惊觉,自己还是疏忽了,敌人利用他急于立功的心理,设下了死局。
    混战中,箭矢如雨。李存风的战马被射中,他摔落在地,手臂被利刃划伤。
    千钧一发之际,一队神秘骑兵突然杀出,为首的女子银甲红袍,英姿飒爽。
    她挥剑劈开重围,将李存风拉起:“李将军,快走!”死里逃生后,李存风得知救命恩人是江湖组织
    “血刃盟”的盟主叶清霜。叶清霜直言:“王启年与南诏勾结,妄图颠覆北唐。我们已掌握证据,只是缺个能将证据呈给圣上的人。”李存风握紧拳头:“我信你!”回到京城,李存风拿着证据面见圣上。
    王启年自然百般抵赖,可铁证如山,圣上勃然大怒,将其抄家问斩。赵元也因兵败被革职查办。
    李存风官复原职,还被加封镇国公。然而,危机并未结束。草原上崛起了新的部落首领阿骨朵,此人精通兵法,麾下铁骑骁勇善战。
    阿骨朵派人送来战书,言辞傲慢,还羞辱李存风是
    “只会纸上谈兵的懦夫”。李存风怒不可遏,不顾众人劝阻,点齐十万大军,誓要踏平草原。
    出征前,叶清霜拦住他:“李存风,你又犯糊涂了!阿骨朵故意激怒你,必有阴谋!”李存风却一意孤行:“他辱我北唐,我定要他付出代价!”叶清霜无奈叹气:“好,我陪你去,但你必须听我一言。”大军深入草原,李存风发现阿骨朵的营地异常安静。
    他想起从前的教训,便派人四处侦查。果然,发现了敌军的伏兵。正当他准备将计就计时,后方突然传来消息,粮草被劫。
    李存风大惊失色,原来是王启年的余党勾结山匪,趁他出征截断了粮道。
    李存风陷入两难,进则有伏兵,退则无粮草。叶清霜冷静分析:“如今只能智取。阿骨朵以为我们慌乱,定会强攻,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在叶清霜的建议下,李存风假意退兵,却暗中设下埋伏。
    阿骨朵果然中计,率部追击,落入圈套。这一战,北唐军重创阿骨朵的势力。
    然而,李存风并未乘胜追击,而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