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女孩子要爱惜自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沈怀成拉着苏裳到了房内,“嘭”一声关上房门。
    苏裳瞪他:“你干嘛?”
    带着一股子女人不满意男人的娇嗔。
    沈怀成清了清嗓门,皱着眉头坐下,拍了拍自己大腿,示意苏裳过来。苏裳偏不,就靠在窗子那儿看甲板上面的岛民。岛民都睡了,大群的山羊也在安睡,大船在破浪前进,还能听到船夫嗨吆嗨吆的号子声。
    沈怀成看着苏裳的背影。
    她更加矫健了。
    褪去了初见时的柔弱,取而代之的是青春的爽朗和健美柔韧。
    刚才打她的时候,感到她的肌肉很有弹性。想到这儿,沈怀成看了看自己的掌心。
    不知道他想了什么,脸上一红,随即吹灭了烛火。
    苏裳回头,眨着眼睛看他。他长臂一伸,关闭了窗子,把苏裳扯到怀里来:“你说干嘛?不听话。”
    外头的月色透过纸窗偷窥,随后羞得躲到云层里去了。
    一夜金风玉露,凌晨的时候小唐在外头轻轻敲门:“大人,大船靠岸了。”
    沈怀成轻轻开门:“叫宋大人先下船安顿岛民,我随后就下船。你安顿好马车等候。”
    “是,大人。”
    沈怀成不舍得叫醒苏裳,用床单卷好她,抱着她下船。唐二和雷冲护送二人,陆地上一片忙碌,岛民们一下船就跪地磕头,哭成一片。薛凤儿领头朝着家乡的方向跪拜,嘴里念念有词。
    宋启瑞看到沈怀成抱着苏裳上了马车,垂下眼眸。他等薛凤儿祷告完毕,开口说道:“岛主……”
    薛凤儿冷冷说道:“我不是岛主了。叫我薛凤儿。”
    宋启瑞:“薛姑娘,我要先回衙门理事,你等回村子里等候消息。”
    也不等薛凤儿回话,他跟着官兵上马而去。
    薛凤儿看着他的背影被众多士兵遮住,气得跺脚:“当官的有什么了不起?”
    她脱了一只大鞋子,奋力扔了出去。
    恰好潮水冲刷,把那鞋子冲走,薛凤儿赶紧冲进海浪中把鞋子捡回来套在脚上。
    这是宋启瑞给她的鞋子。
    那天,她和岛民正在船上网鱼,恰好看到宋启瑞飘过来,也是他命不该绝,被岛民救了上来。后来他随着岛民一路进山,而她的赤脚被荆棘划伤。
    宋启瑞撕开他的衣袍给她裹伤口,并把他的鞋子脱下来套在她脚上。
    他说:“女孩子要爱惜自己。”
    他说这话的时候,嗓音很嘶哑,是多日在海上晒伤缺水所致。
    就在那一刻,她动心了。
    她本就配不上宋启瑞。如今宋启瑞回到陆地,官兵簇拥,威风赫赫,这么一衬托,她更加如同垃圾一般。
    薛凤儿垂头丧气回到羊群那里,跟着岛民驱赶山羊,一路往家乡那边去了。
    他们归心似箭,不多时就到了他们的村子那边。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墙头上满是枯草,屋顶没了,房门没了,村子里死寂一片,如果是夜里来到这里,估计会把人吓死。
    岛民们一哄而散,拖家带口的去找自己的家。
    他们的屋子没了,但是他们可以在原地重新盖屋子,建房子,垒墙头。
    他们可以重新打造家具,可以在里头养鸡养鸭。
    他们不怕。
    薛凤儿孤身一人站在自家院子里。
    说是院子,其实就是一片空地而已。
    屋子倒塌,厨房只剩下一堵矮墙。
    十年了,都被风吹散了。
    隔壁邻居家大呼小叫的,薛凤儿觉得特别孤独。
    她习惯了岛上大家吃住都在一起的日子。如今她成了孤家寡人,无人陪伴。
    她傻愣在那儿,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有人高喊:“乌石塘村的人都出来,有事相告。”
    紧接着是铜锣阵阵,一声响过一声。
    薛凤儿揉了揉被海风吹得麻木的脸,走了出去。
    村民们已经出来了,都等着薛凤儿。薛凤儿站在村民最前面,脖子昂得高高的。她就不给当官的下跪。
    村民们兴奋不已。当初那个开着大船来救他们的大官许诺他们每人五两银子,莫非来送钱来了?
    因为官兵们真的拉着马车,马车上,放着两个巨大的木头箱子嘞。
    “那大官说是按人头发,一人五两。我不信,最多给咱们三两。”
    “三两?你想多了,我看最多给二两。”
    “能给就不错了。你们可别忘了,那个大官免了咱们岛主的罪,咱们才能回来。就是给一两银子,我们都得感恩戴德。”
    “可是,如果没有银子,咱们拿什么盖屋子建房子?都要喝西北风了。”
    “活着就不错了,你还想考官家发钱盖屋?脑子吃屎了你。”
    薛凤儿皱眉。
    她其实也不信沈怀成和宋启瑞说话算话。那些当官的,哪一个不是贪官!如果有天灾,朝廷发银子下来,到他们手里也就剩下几袋子糙米而已。
    “都听好了,现在开始按人头发银子,本来每人五两银子。但是沈阁老说众位都保卫了大周的领土,奋不顾身,英勇杀敌,是榜样,是英雄,应该表彰和鼓励。所以沈阁老另外给大家每人增加五两银子,感谢大家。”
    岛民们都愣了。
    哎嘛,每人加五两银子。
    那么就是十两银子。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兴奋得叫起来:“我家五口人,那么就是五十两。娘子,你听到了,咱们家能领五十两。”
    他娘子高兴得简直要流泪:“嗯,嗯,听到了。沈阁老果真说话算话,是个好官。”
    其余的人都不敢信。一个受伤的岛民大着胆子问:“官爷,果真给咱们银子?不是骗咱们的?”
    那领头的官爷说道:“知道你们不信,来人,开始发银子。”
    士兵们拿了账本,每个领银子的人都要签字画押。村民们一个个排着队,不敢相信,却又不得不信。
    排在第一个的是个吃奶的孩童。
    他小胖手捧着十两银子。他的手太小,他爹怕他捧不住,一双粗糙的大手护住小手,生怕那银子掉了。
    孩子的娘拿了银子就咬。
    “是真的。真是银子!”
    天爷爷,果真发银子了。
    朝廷果真发给他们银子了。
    除了天灾,谁给过他们银子?他们的银子,都是靠自己双手一文钱一文钱挣来的。
    谁领过朝廷的银子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