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部落依次登记造册即可。”
“通过强力手段对部族之间的领地进行界定,甚至就像田地一样,由官府进行草场划分。”
“牧民可以在自家草场上种植牧草,固定化放牧,这样不就可以做到直接管理了吗?”
微微一笑,李承乾缓缓道来。
“XX...“
秦怀玉、赵节听得愣住了。
他们完全无法反驳,因为按照这个方法,就相当于中原的郡县制一样对草原进行了治理。
此时此刻,他们对李承乾的认识又一次被刷新了,他们以为太子在军略上已经不亚于陛下,却不知道在文治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们不知道的是李承乾拥有来自华夏几千年的智慧积淀,这个治理草原的变化在后世称之为盟旗制,满清就是依靠这个制度解决了历朝历代无法直接对草原进行管控的难题。
不过,满清的盟旗制做不到对牧民进行草场划分,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让牧民像农民一样轮种,可李承乾有高产紫花苜蓿种子,这就是最好的牧草、饲料。
“居延海、土默川非常重要,关系到大唐草原进行直接治理的方针。”
“待筑城完毕之后,孤会上奏设立居延都督府、云中都督府。”
“以居延海之城、定襄新城命名为居延城、云中城,为都督府治所。”
“将漠南一分为二,东部交由居延都督府管控,西部交由云中都督府管控。”
“以你们的资历和战功,出任正三品的中都督应该没多大问题。”
凝视着秦怀玉、赵节,李承乾淡然道。
“殿下希望我们执掌居延、云中?”
秦怀玉小心翼翼的询问了声。
“我想你们也清楚,大唐承袭前,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武德七年,复以总管府为都督府,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大都督常以宗王遥领而以长史代理其职。
“其余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贞观元年,除了边州之外的都督府多被裁撤。
“都督不同于都护是单一的军事官职,乃是军政合一的官职,大权在握。”
“薛延陀被灭之后,孤会请奏在漠北设立都护府,进行直接管理。”
“那么,我大唐位于北部边州的代州都督府,胜州都督府都会被裁撤,只剩下一个营州都督。”
“除了十六卫之外,地方军事最高长官为正四品的上府折冲都尉,受刺史辖制。”
“十六卫一个萝卜一个坑,你们想要挤进去,我看够呛。”
瞥了一眼二人,李承乾毫不留情的点评。
“咳咳。
秦怀玉、赵节都被口水呛到了,有些面红耳赤。
确实,他们最想要的就是回京任职,毕竟,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你们两还不到而立之年,已有家室,更有子嗣。”
“难道这就满足了?”
“皇帝是什么德性,你们很清楚,最多是郡公,还不是世袭的爵位。”
“我要是你们,趁着现在多立军功,为子孙后代挣下一个大大的家业。”
“国公都不算到顶,军功荫子,开枝散叶,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殿下说得对。”“
秦怀玉、赵节吃了李承乾的鸡汤,心中升起了如火般的热情。
“那就这么决定了。”
“土默川交予赵节,秦怀玉,你去居延海接管那里的十余万人。”
眼看着二人‘上套‘,李承乾满意的安排下去。
“是。”
秦怀玉、赵节一副干劲十足的样子,匆匆离开了中军大帐。
“殿下。”
“席君买、苏烈到了。”
二人刚刚离开,一名卫士进了中军大帐,禀报道。
“哦?”
挑了挑眉,李承乾招呼道:“让他们进来。”
“是。”
卫士二话不说,立马下去安排了。
片刻后。
两道魁梧的身影进了中军大帐,虎背熊腰,浓眉大眼,长着一脸络腮胡子。
“参见太子殿下。”
二人一进入内,径直行了一礼。
“军营之中,不必拘泥于这些俗礼。”
“你们从城外而来,想必也都看见了,孤不是只知道在深宫作乐的储君。”
“各自寻一个地方坐下吧。”
拂了拂手,李承乾神态举止十分随和。
“多谢殿下。”
席君买、苏烈见后,心中一松,落座其中。
正因为他们从城外来,亲眼目睹了正在修筑云中城的十几万薛延陀俘虏,又从百姓口中得知了太子身先士卒,全歼二十万薛延陀大军的骄人战绩,这才格外紧张。
要知道,大唐历史上,除了李世民,还没有任何一个皇族取得过如此辉煌的战果,何况还是太子。
“席君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