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血战康庄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传我命令!“他将大刀狠狠插进供桌,震得烛火剧烈摇晃,“所有轻重机枪上刺刀,炊事班把铁锅都拆了铸子弹!告诉弟兄们——“外头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他的声音却愈发洪亮,“咱们盐都汉子,活着是挡箭牌,死了就是路障!“
    周梅森突然指着北方惊呼:“快看!”只见日军的照明弹腾空而起,惨白的光芒下,成百上千的钢盔泛着冷光,如同潮水般漫过结冰的麦田。杨雪峰猛地抽出腰间的勃朗宁手枪:“兄弟们听着!咱们脚下踩的是中国的地,身后守的是祖宗的魂!小鬼子要是敢跨进康庄半步——”他的声音被炮火声吞没,却在每个战士心中炸响惊雷。
    兰三喜已经跳进战壕,用四川话扯着嗓子喊:“龟儿子些!把川军的威风亮出来!让小鬼子晓得,咱们盐巴不是白吃的!”战士们轰然应诺,有人往掌心吐了口唾沫握紧步枪,有人把最后一口辣椒塞进嘴里,呛得满脸通红却笑得畅快。
    杨雪东颤抖着摸出铅笔,在笔记本扉页写下:“民国二十七年三月X日,康庄。我们是盐都的儿子,要用热血浇灌这片异乡的土地......”这时,第一发炮弹已经在百米外炸开,冻土混着弹片劈头盖脸砸下来。
    杨雪峰望着漫天火光,忽然想起临行前老乡塞进行囊的盐蛋。此刻,那些带着家乡咸香的牵挂,正在枪膛里化作致命的子弹。他握紧拳头,指节捏得发白——这场恶战,是盐都儿女用血肉之躯,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为祖国筑起的第一道防线。
    鲁南平原,寒风裹挟着黄土砂砾呼啸而过,仿佛已经预感到一场腥风血雨即将降临。在距离康庄二十公里外的公路上,一支庞大的日军部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推进,这便是臭名昭著的日军濑谷支队。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濑谷支队的先头部队便已踏上征途。最前方,几辆九七式中型坦克轰鸣着开路,钢铁履带无情地碾压过本就坑洼的公路,发出令人牙酸的“咔咔”声,所到之处,碎石飞溅,原本就破败的路面变得更加支离破碎。坦克顶部,日军士兵戴着护目镜,端着机枪,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脸上满是傲慢与不屑。在他们眼中,这支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根本不堪一击。
    坦克后方,是一列列整齐的装甲车。这些装甲车涂着暗绿色的漆,车身上的膏药旗随风猎猎作响。装甲车的舱盖打开着,日军士兵探出半个身子,有的在嬉笑打闹,有的在擦拭武器,仿佛这不是一场残酷的战争,而是一次轻松的行军。装甲车引擎的轰鸣声与士兵们的喧嚣声交织在一起,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装甲车之后,是浩浩荡荡的步兵方阵。数千名日军士兵身着土黄色军装,头戴锃亮的钢盔,脚蹬黑色皮靴,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行进。他们的步枪在阳光下泛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刺刀已经上膛,仿佛随时准备刺向敌人的胸膛。士兵们的脸上带着狂热的表情,充满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濑谷支队的指挥官濑谷启坐在一辆特制的指挥车里,透过车窗,看着前方行进的部队,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身材高大,留着一撮小胡子,眼神中透露出傲慢与自负。在他看来,凭借着支队精良的武器装备和日军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拿下台儿庄,不过是时间问题。“中国军队的抵抗,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他喃喃自语道,嘴角扬起一抹轻蔑的弧度。
    在濑谷启的指挥车里,摆放着一张详细的作战地图。地图上,康庄和台儿庄的位置被用红笔醒目地标注出来,一条红色的箭头从濑谷支队当前的位置笔直地指向台儿庄,象征着他们的进攻路线。濑谷启用手指沿着箭头划过,仿佛已经看到了日军占领台儿庄后的场景:膏药旗在台儿庄的城头高高飘扬,中国军队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为了这次进攻,濑谷支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携带了大量的弹药、粮食和药品,确保在战斗中能够持续作战。部队中还配备了专业的工兵小队,他们乘坐着专门的工程车辆,携带了各种****和架桥设备,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障碍。此外,濑谷支队还得到了空军的支援,几架侦察机在部队上空盘旋,为他们提供情报。
    随着部队的推进,沿途的村庄和农田遭到了无情的破坏。日军士兵们如同强盗一般,闯入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抢夺村民们仅有的粮食和财物,将房屋付之一炬,惨叫声和哭喊声在村庄上空回荡。一些试图反抗的村民,被日军残忍地杀害,鲜血染红了这片宁静的土地。
    在一个名为李家庄的小村庄,日军的暴行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们将全村的青壮年男子集中起来,以“通敌”的罪名残忍杀害,尸体被随意丢弃在村口的池塘里,原本清澈的池水瞬间变得血红。妇女们则遭到了日军的侮辱和迫害,许多人不堪受辱,选择了自尽。老人们和孩子们也未能幸免,日军将他们赶出家门,任由他们在寒风中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