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焦的苦涩气息。这片本该是麦浪翻滚的平原,如今只剩下枯黄破碎的麦秆,有的被炮火炸得焦黑,有的倒伏在血泊里,在风中无力地摇晃。
突然,西北方向传来异常的窸窣声。不同于风吹麦浪的轻柔,那声音里夹杂着皮革摩擦的沙沙声,还有金属碰撞的叮当声。赵永刚的身体瞬间绷紧,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他眯起眼睛,透过稀疏的麦秆缝隙,在枯黄破碎的麦田里,隐约瞥见几抹日军土黄色军装的衣角。那些衣角随着移动时隐时现,像潜伏在暗处的毒蛇。
赵永刚的瞳孔骤缩,喉咙里不自觉地发出一声低吼。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摸到了那枚磨得发亮的铜钱——这是出发前母亲塞进他行囊的护身符。铜钱边缘的“光绪元宝”字样早已被岁月磨得模糊,但此刻在他掌心,却仿佛有千斤重。他想起临行前母亲布满皱纹的脸,那双粗糙的手紧紧攥着他的衣袖,老泪纵横:“娃啊,一定要活着回来......”
“营长,怎么办?”身边的传令兵小王压低声音,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这个才十六岁的小伙子,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此刻却已经经历了数场恶战,眼睛里布满血丝。
赵永刚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缓抽出腰间的望远镜。这架望远镜是缴获的战利品,镜筒上还刻着日军的名字。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焦距,透过镜片,清晰地看到了日军的动向:约莫五十人的小分队,呈散兵线快速推进。他们步伐整齐,眼神凶狠,领头的少尉腰间别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军刀,刀穗上还挂着从百姓家抢来的红绸。那红绸在硝烟中随风飘动,像一抹刺目的血,刺痛了赵永刚的双眼。
“传令兵!”赵永刚压低声音,喉结在硝烟熏黑的脖颈间滚动,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通知七连向左侧迂回,八连跟我正面迎击!记住,要快!”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告诉七连,务必在十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截断日军退路!”
小王用力点点头,转身就要跑,却被赵永刚一把拽住。“小心点。”赵永刚看着这个像自己弟弟一样的小伙子,眼神里难得露出一丝温柔。小王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放心吧,营长!我命硬着呢!”说完,他像只灵巧的兔子,迅速消失在麦田里。
赵永刚握紧手中的步枪,检查了一下弹夹。子弹已经不多了,总共只剩下三个弹夹,七十二发子弹。但他知道,每一发子弹都要用在刀刃上。他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八连战士们,这些来自盐都的汉子们,脸上满是疲惫和硝烟,但眼神却无比坚定。有的战士在擦拭枪支,有的在给刺刀上油,还有的在默默整理着自己的军装——仿佛这不是一场生死之战,而是一次平常的训练。
“弟兄们!”赵永刚压低声音,却让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战士们的耳中,“小鬼子来了!咱们身后就是台儿庄,就是千千万万的父老乡亲!今天,咱们就算拼了这条命,也不能让小鬼子前进一步!”
“杀!”战士们齐声低吼,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决死的气势。
就在这时,麦田里突然爆起密集的枪声。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喷出火舌,子弹如雨点般飞来。赵永刚感觉头皮一凉,一枚子弹擦着他的钢盔飞过,在身后的土墙上凿出一个弹孔。紧接着,更多的子弹打在土墙上,飞溅的土屑糊住了他的眼睛。他本能地侧头避开,伸手快速擦掉眼睛上的土屑。
透过弥漫的硝烟,他清楚地看到日军已经发现了他们,开始加快推进速度。领头的少尉挥舞着军刀,嘴里叽里咕噜地喊着什么,日军士兵们的步伐更加整齐,射击也更加精准。赵永刚注意到,这些日军的战术素养极高,他们交替掩护前进,利用麦田里的地形,不断变换着射击位置。
“瞄准,射击!”赵永刚大喊一声,率先扣动扳机。步枪的后坐力震得他肩膀发麻,但他顾不上疼痛,眼睛死死盯着瞄准镜。一名日军士兵应声倒地,可还没等他再次射击,日军的火力就更加猛烈地倾泻过来。
赵永刚身边的战士们纷纷还击,枪声、喊杀声、子弹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一名战士被子弹击中胸口,鲜血喷涌而出,他却依然坚持着扣动扳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另一名战士的手臂被打断,骨头都露了出来,他咬着牙,用另一只手继续射击。
赵永刚看着眼前惨烈的景象,心中涌起一阵悲愤。这些都是他的兄弟,都是从盐都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好男儿。他暗暗发誓,就算拼尽最后一滴血,也要让这些小鬼子付出代价!
在激烈的交火中,赵永刚发现日军的进攻节奏有些不对劲。他们似乎在故意拖延时间,等待着什么。他心中一惊,意识到这可能是日军的一个圈套。“不好!他们在等支援!”赵永刚大喊一声,“全体注意,准备撤退!”
可已经来不及了。远处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声,几辆日军装甲车冲破麦田,朝着他们的阵地驶来。装甲车的机枪疯狂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