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资本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向关外移民花了多少钱?光是口粮一项,就用了大概300万人一年的口粮(看时节有人吃一年,有人吃两年)。2000多万两银子,每年25%的利钱。每年光息钱就要500万两银子。
    2万正规军队,每个士兵每人每月三两银子。一个月是6万两。一年下来是70多万两。加上稳定地方,卫屯队兵每月要罚1~2两银子。加上一些后勤消耗,每年光军队消耗要100万两银子。
    那2万支步枪,是承了李鸿章的人情,北洋的人情,公家的帐,要慢慢自己做主了,这人情迟早得还。
    光步枪就是40万两,加上弹药什么的,六七十万两,加军队后勤补给将近100万两,这都是往少了算的消耗。
    过去两年,光张克手下的部队,最起码消耗200万两。欠的200万两,加上自己现在每年要消耗100万辆,是300万两。
    移民不着急了,今年打算在7月份以前再移民70万。
    为了财政压力考虑超过农业时节就不再移民,70万移民消耗大概500万两银子。
    所以,去掉这些大项开支,那就是1400万减去500万的利息。
    去掉300万的军队开支,明年这部开支可以减到100万。
    再去掉移民花费,500万两。每年70万的移民水平,那么这500万两因此就不可能减少消耗。
    向关内还利息用粮食抵债,靠近东北平原铁路沿线的,剩余的向新移民分发,调动,还要算损耗百分之15左右?农税不少了,找屯田的农民干活要送粮食,管饭,减税。光是像关内征民役可不行,开了口子,下面的官僚权力,集团未来的政治路线会出大问题。
    最后能剩个寂寞,少量亏损,从唐山铁厂盈利调拨一些,让自己这个东北辽宁巡抚能把政府的框架维持住。
    随着时间向后推移,税基的增大。田赋收缴的水平上来了。自己的财政才会慢慢好起来变的有能力做事。
    现在想要做事,要么就要借钱。借钱那20%多的利息,实在是厉害。
    要么就要从唐山铁厂那边打算,从唐山铁厂利润那边挪钱。
    唐山铁厂的这两年收益很好,每年将近30%的收益。那就是300万两。1000万的本金,去掉每年18%的利息,那就是一年180万两。
    一年就100多万两的收益,去还本金早日还清?还是要挪走?
    如果不急,说实话,尽快把本金还掉才是最好的选择。听说股东们看到铁厂盈利这么好,打算用息钱凑500万两后,继续在石家庄开设新铁厂,到时就是作为对手出现了,挖自己手下人,挡不住的。
    从凑钱到订购设备,调试,一套下来顺利的话两到三年时间。
    盛宣怀的铁路收益更是厉害,年受益超过30%。手眼通天,能借到比较低的利息,百分之十五一年。
    每年开发近300km的铁路,每公里大概万两银子投资。每年投入300万两,收益90万两,利息45万两。
    现在济南到天津到锦州,再到四平方向的铁路已经联通,加上到天津向北京,石家庄方向修筑的铁路。
    超过1000多公里铁路线,每年盈利大概300多万两银子,去掉股东们的利息150万。每年盈利150万两。盛宣怀盈利150万两,可不用像张克,负担这样大一个,省级别的政府机器。
    就铁路总局多少人?手上的剩余有多少?真是富可敌国啊!去掉各种交际,中央打点,剩下的再各种投资,利益捆绑,无愧于晚清第一大财神。
    袁世凯本来手下有5万军队,按比例派人到北部战线做防御,卖了个好,出了个整数,去了1万人,守在北方战线。
    一万人当一颗钉子,钉在吉林,制约八旗,也是留在东北的扣子。
    自己把3万人带进关,到山东去做巡抚。带着3万战场下来的强兵,直接把军队分兵进驻到每个县城,把原来的八旗,还有绿营兵全部遣散
    那真叫一个霸道,山东整个地方的行政,财政,兵权,一把抓。横行无忌的姿态让其他各地督抚真的是瞠目结舌而又暗暗羡慕。
    山东人口3800万左右。张克通过济南到天津铁路,数年来移民近200万,人口还有3600万。
    山东有土地同据统计1.2亿亩。如果按照东北土地的肥沃程度来计算,一亩地生产100kg粮食。生产出来的粮食,足足够6000万人吃。但很明显,这是不现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39资本(第2/2页)
    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人口大省,但是有大山,黄河,开发日久,田地要轮耕。这个时代肥料不足,连续耕作会造成减产,还有天灾的考量。
    这两年移民200多万,还拥有3600万人,已经饥饿程度下降不少了。
    再往前,有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