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的境界,就是你所面对的境界是父母、是师长、是三宝,业力就特别重,不管是造善、造恶,业力都很重。第二个约你这一念心,心力的强弱,我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方便时」,你在造这个业力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期待,还没有做之前,内心当中充满了期待,这个叫方便时;「根本时」,正在造作的时候,有很殊胜的意乐,不管造善、造恶,都是殊胜意乐;造了以后「成已时」,你念念的随喜,没有一点后悔的心,内心非常的坚固,不可以转变。你依止这样子的心情,就是在造作之前的心是很坚固;造作的时候也很坚固;造作以后也很坚固,这样子的业力就是一个重大的业力,不管是善、是恶,都是重大业力。
你造这样重大业力,你到临命终的时候,这个业力就在心中浮现出来,你就忆念到:喔!我曾经在某一个时候,造作一件事。
在经论上说,就像看电影一样,在临命终的时候,你就把你过去所造的善业跟恶业,好像看电影,你看到你就是主角,这整个造业的过程,你就看。看到了以后,这个地方就有事情,就影响到你临终的情况,或者是善,或者是恶,这个是自然,你自己忆念。或者是他人,他人,就是在当时的环境,触动了你当时的一种情况,使令你回想到,你某一个时候,曾经造善、造恶,这个是有他,外在的因缘。
这个时候呢,「彼于尔时,于多曾习力最强者,其心偏记,余悉皆忘。」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我们浮在心中的事情可能很多,这一生当中,造过几个重大的事情,都从此浮现。最后就只剩下一个,就是「曾习力最强」。就是说,你这种事情不是造一次,你有重复好几次的经验,就有串习,你这个次数造的特别的多,力量也特别强。这个时候「其心偏记,余悉皆忘」。这件事情在你的心中,就这样子决定下来,其它的就消失掉。这是讲到有重大的善业跟恶业的情况,就是一开始会浮现好几个,但是最后会有一个决定下来,在你的心中决定下来,就是你曾经重复造作的业力会留下来,这是第一种情况。
「若俱平等曾串习者,彼于尔时,随初自忆,或令他忆,唯此不舍,不起余心。」
有一种人,他一生当中,也没有造很特别的善业,也没有造很特别的恶业,就是平等,他就是很平淡的过一生,也没有造很大的善,也没有造很大的恶。临命终的时候,随着他最初所忆念的,或者自忆,或者外在的环境使令他忆,这个境界就在心中决定下来,「唯此不舍,不起余心」。总之他临命终,一定有一个强大的境界,会在心中出现,可能是善的境界,也可能是恶的境界。
「彼于尔时,由二种因增上力故,而便命终;谓乐着戏论因增上力,及净不净业因增上力。」
这个地方讲,这个事情就是要二个因缘才能够去得果报的:
第一个,我们先讲净不净业。这个净业就是善业,你曾经在人的时候,有布施,或者持戒,种种的善业,或者你做人的时候,曾经有杀盗淫妄的这样子的罪业,这个就是业力,异熟习气,这是我们未来去得果报的一个因素。
其次,「乐着戏论」。什么叫戏论呢?就是不称合诸法的实相。我们这个生命体,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常一的主宰这个诸法实相。但是我们认为有一个我,这个就是戏论,你这样子的认识、分别,跟诸法的真实相是相违背,这个叫戏论。
换句话说,单单只有有漏的业力是不能得果报,你要有这种无明的滋润。
所以在《瑜伽师地论》简别说,为什么初果他不到三恶道呢?因为他的我空的智慧特别的坚固,他这个我空的智慧现前的时候,他这一念心力,不再去滋润三恶道的业力。就好像这个种子丢到一个干的地方去,这个种子不能得果报,它没有阳光水分的滋润这种助缘,不能得果报。
所以我们要能够得果报,除了我们的业力以外,你的「无明」也是一个增上缘,这两个和合,无明跟业力的和合,就使令我们得果报了,可能是得善业,可能得恶业的果报。这是一个总说。
我们看别释。这以下分成有善业的情况,跟恶业的情况。先看恶业得果报的情况。
「若行不善业者,当于尔时,受先所作诸不善业,所得不爱果之前相,犹如梦中,见无量种变怪色相。依此相故,薄伽梵说:若有先作恶不善业及增长已。彼于尔时,如日后分,或山山峰影等,悬覆、偏覆、极覆。当知如是补特伽罗,从明趣暗。」
这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恶业起现行。好,我们看,「若行不善业者」,这个人生前造了很多的恶业,这恶业的势力造得太强大,临命终的时候,他就要去受,「先」,就是他平时所作的恶业,这种业力的牵引,「所得不爱果的前相」。就有地狱、恶鬼、畜生的果报要现前,它有一个征兆叫前相,什么前相呢?这以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