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集《印光大师文钞选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弄清楚!我们看下面的偈颂。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
    死后各分散,更何况他亲。
    —《入行论》—
    这个「孑」就是单独,我们这个生命体,就是依止这个果报身,这个果报的身体,是我们的生命依止处,我们依止他能够行、住、坐、卧。我们在生的时候呢,由于这个业力,使令我们骨肉连结在一起,四大不分离;但是死亡以后,这个四大就分散了。我们想一件事,我们最可爱的果报就是正报,其实我们对依报是很爱着,但是比不上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用针刺一下,我们觉得很痛苦,我们最爱着的是我们的正报。但是你看临命终的时候,我们正报都保不住了,更何况是其它的眷属、其它的珍宝。这个意思就是说,要赶快放下一切,专心修行。从前面死亡一定要到来,而且是随时到来,这个时候我们知道赶快要忏除罪障、积集资粮。而这些所谓的资粮,哪些是真实不可破坏的,哪些是可破坏的,你一定要抉择清楚。所以这个智慧就是抉择,要抉择。
    昂旺朗吉仁波切,他作一个结要,把前面的三个观念合起来,他说:
    死仇决定终须到,
    容或今日便降临,
    死时世事均当舍,
    速修妙法求加持。
    —昂旺朗吉仁波切—
    我们思惟,我在打坐的时候思惟死仇,死亡这个仇敌,它总有一天要找到我的,这件事情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你只要在三界里面有一个「生」,生就会老死忧悲苦恼,就有死亡,所以说是「终须到」。是什么时候到呢?「容或今日便降临」,可能今天就要死,仁波切说容或今日便要死,说可能没错!可能不是你今天要死,但是你要思惟你今天就要死,为什么?因为你思惟今天就要死,对你有很大帮助,你这样子思惟,对你有很大帮助。所以你就假设我可能今天晚上就要死了,我所剩的时间不多。
    死亡是什么境界呢?「死时世事均当舍」。我现在在这个地方念佛,打很多妄想,这件事没做,那件事没做。但是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很重要吗,「死时世事均当舍」,这件事情都带不走,万般带不去。那怎么办呢?「速修妙法求加持」。要赶快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归依这句佛号,我临命终就靠这句佛号远离三界,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佛号是我的归依处,是真正的归依处,只有这句佛号,在临命终的时候,它不会弃舍我。它不会弃舍我,所以你这个时候紧紧的抓住这句佛号,真正的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速修妙法求加持」,赶快找一个归依处。当然这样子你一思惟,你的内心的感觉就不同,你念佛的力量也不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这个就是一种无常观,念死无常观。
    丙二、欣求极乐。前面是对娑婆世界的一种思惟,我们透过前面的思惟苦谛、念死无常,我们内心会有一种智慧生起来,知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时候我们内心会改变,喔!原来佛陀讲这个苦谛「此是苦汝应知」,这件事情是真实的,这个三界就像火宅的一样,不能再住下去,决定不能住下去,下辈子不能在人间得果报了。怎么办呢?我们这一念心,我们的生命体要依托谁呢?三界不是我们依止处,那里才是我们依止处呢?我们要抉择一下,找一个未来的房子。「欣求极乐」。阿弥陀佛提供一个地方让我们去,这个地方是一个安乐处,我们把印祖的开示先念一遍,请合掌。
    丙二、欣求极乐
    【世间所有,若根身,若世界,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别业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身则有生老病死;界则有成住坏空。所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者,此也。以因既是生灭,果亦不能不生灭也。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彻证自心本具之佛性,随心所现不思议称性庄严之世界,故其乐无有穷尽之时期。譬如虚空,宽廓广大,包含一切,森罗万象。世界虽数数成,数数坏,而虚空毕竟无所增减。汝以世间之乐,难极乐之乐,极乐之乐,汝未能见。虚空汝虽未能全见,当天地之间之虚空,汝曾见过改变否?须知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故佛令人念佛求生西方,以仗阿弥陀佛之大慈悲愿力,亦得受用此不生不灭之乐。以根身则莲华化生,无生老病死之苦;世界则称性功德所现,无成住坏空之变。虽圣人亦有所不知,况以世间生灭之法疑之乎?】
    —复冯不疚书—
    好,我们来看这段的开示,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把娑婆世界的果报,跟极乐世界的果报,做一个比较,先看娑婆世界的因果。
    (一)娑婆世界的因果
    「世间所有」,娑婆世界一切的所有。「若根身,若世界,皆由众生生灭心中,同业别业所感,皆有成坏,皆不久长。」我们的果报有正报跟依报,正报就是我们的这一个根身,眼耳鼻舌身意的这个根身,依报就是我们所依止的国土,这叫依报。不管是正报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