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量,感觉上今生了生死也可以,不了生死也可以,这是悠悠泛泛。
所以这个地方,印祖特别告诉我们「不知」,就是你很难能够真正的透过你的智慧抉择,如实的了知,就是那个苦的觉受,你不能够生起来。不能生起来,你修行就没有力量。所以这个地方,不知娑婆世界的这种苦恼过患,我们也不能够如实的去抉择极乐世界的快乐,这是我们不能恳切的主要原因,这是我们念佛人的一个通病。要怎么办呢?印祖告我们一个办法。
「若念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若不一心念佛,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堕三途恶道,长劫受苦,了无出期。」
我们先看看今生的因缘:「若念」,那个「念」就是观想,思惟观察。怎么观察?这个观察不是打妄想,如理思惟,随顺佛陀的圣教去观察,观察「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你想我现在念佛打妄想,但是呢,「人身难得」,我无量劫当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地狱、恶鬼、畜生,三恶道里面待过去的。好不容易,我的生命当中有五戒、十善的善业,喔!今生得到一个人身。人身是修行的一个法器,在整个六道当中,只有人的果报能够修行圣道,其它的果报都不可以,非常的困难。三恶道是整天受苦恼的逼迫,他的心没办法专注。诸天的五欲乐太迷惑人了,他要专心的修行也没办法,他那个胜妙五尘,色声香味触,那个妙乐太殊胜了。所以只有人的果报是能够成就圣道的。所以我们今天得到人的报,喔!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佛法难遇,净土法门更为难遇」,我们得到一个人的果报,还必须要有佛法的住世。佛陀的法有正法、像法、末法,起码要有末法,虽然那些菩萨圣人灭度,但是语言文字的佛法还在,这件事情也是很难得的,有佛法的住世,特别有净土法门,这种他力门、果地教的一个法门住世,这件事情是一个殊胜的因缘。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我们今生这两个殊胜的因缘都具足,如果我们「不一心念佛」,把这一生空过了,等到「一气不来」,我们生命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一气不来,「定随宿生今世之最重恶业」,「定」就是决定,决定会随着我们过去生,或者今生所造的杀盗淫妄,看那一个恶业最重,就牵引我们到三恶道去长劫受苦,了无止尽。这个地方就是告诉我们去观察生命的真相,不要被现前的暂时安乐所迷惑。
「如是则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想到未来地狱的苦,来刺激我们的精进。「思地狱苦,发菩提心」,这一科我们看附表第三。发菩提心在我们净土法门也是相当的重要,它是所有大乘的共修法门,只要你是大乘佛法,都是要发菩提心的。这个附表分成两段:
第一个是约圣教量来说明,我们看内容。
附表三—[思地狱苦,发菩提心]。
(一)「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之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往生论注》—
这个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他提出依止《无量寿经》的圣教量,来说明菩提心的重要性。在《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当中,它有总相跟别相。
就着别相:「行有优劣」,这三种修行人有优、有劣,分成三辈:上辈是舍家出欲而做沙门,就是能够出家。出家以后严持净戒、修诸功德,这个人很难得,能够弃舍世间的五欲,做一个出家人。出家以后严持净戒、修诸功德,这是第一种。第二个,虽不能出家,但是奉持斋戒,供养三宝,多少修善。他的因缘是没办法出家的,有家庭的系缚。他在家的时候,也能够多少奉持斋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而且供养三宝,多少修善。当然在家人的积功累德就是比较有限,这个是中辈的。第三个,虽不能出家,而且不能修诸功德,但是闻三宝功德,欢喜信乐,他的能力,你要他修诸功德是没办法办到的。但是他听到三宝功德,听到有人修善,他欢喜信乐,随喜赞叹,这个是第三辈的人。这个是就着他修行上有优、有劣,而分出三辈的别相。
但是就它的总相来说,「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所以《无量寿经》的宗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一个往生的正因,这个是说明菩提心,它是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什么是菩提心的内涵呢?
以下说明:
「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之心。」
这个无上菩提心,就是「愿作佛心」。就是说我们一个念佛人,我们内心的思想,希望依止我们念佛的功德力,急速的成就无上的圆满佛果,拥有作佛的心。